百合AG类基因的同源克隆和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植物花发育进展研究 | 第9-27页 |
1.前言 | 第9页 |
2.花发育概述 | 第9-11页 |
·花形成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花形成的过程 | 第10-11页 |
3.花的形成 | 第11-18页 |
·成花诱导途径: | 第11-18页 |
·环境条件对成花的调控 | 第11-12页 |
·成花诱导的分子调控 | 第12-18页 |
4.花器官发育 | 第18-25页 |
·花器官特异基因与ABC模型 | 第18-19页 |
·ABC模型的扩展 | 第19-21页 |
·MADS-box盒基因及作用机理 | 第21-25页 |
5.展望 | 第25-26页 |
6.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提取百合RNA | 第27-35页 |
1.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试剂及实验准备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实验准备 | 第27页 |
3.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提取RNA方法 | 第27-29页 |
·TRIZOL法提总RNA步骤 | 第27页 |
·CTAB法提取RNA步骤 | 第27-28页 |
·GT(异硫氰酸胍)法提取RNA步骤 | 第28页 |
·WI(GT改进法)步骤 | 第28页 |
·Tris-SDS方法改进步骤 | 第28-29页 |
·RNA的凝胶电泳检测 | 第29页 |
·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的纯度 | 第29页 |
·RNA纯化步骤: | 第29-30页 |
·反应体系: | 第29页 |
·操作步骤 | 第29-30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不同方法提取RNA的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TRIZOL法 | 第30页 |
·CTAB法 | 第30-31页 |
·GT法 | 第31页 |
·WI法 | 第31-32页 |
·Tris-SDS法 | 第32页 |
·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33页 |
5.讨论 | 第33-34页 |
6.实验注意事项 | 第34-35页 |
·RNA的保存 | 第34页 |
·防止RNA降解的措施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百合AG类基因的同源克隆和分析 | 第35-5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2页 |
·反转录 | 第36页 |
·目的基因cDNA片段的扩增 | 第36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和纯化 | 第36-37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37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7-38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38页 |
·目的基因5’端片段的克隆 | 第38-41页 |
·目的基因3’端片段的克隆 | 第41-4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2-53页 |
·百合AG类基因的克隆 | 第42-45页 |
·百合MADS-box的克隆 | 第42-43页 |
·AG类基因的克隆 | 第43-45页 |
·序列分析 | 第45-52页 |
·LLAGM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5-49页 |
·LLAGM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9-52页 |
·聚类分析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7页 |
·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 第53页 |
·不同植物Agamous基因的亲缘关系比较 | 第53页 |
·百合AG类基因的比较 | 第53-55页 |
·RT-PCR的影响因素及技术改进 | 第55-56页 |
·RNA的提取 | 第55页 |
·反转录引物的选择 | 第55页 |
·反转录酶的选择 | 第55页 |
·cDNA模板 | 第55-56页 |
·PCR引物的选择 | 第56页 |
·PCR扩增 | 第56页 |
·RT-PCR产物的分析 | 第56页 |
·改变花形态的途径 | 第56-57页 |
4.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