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构造影响带突出煤层综放开采及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 第12-18页 |
·矿井概况 | 第12-13页 |
·工作面布置现状 | 第13-14页 |
·矿区地质条件 | 第14-16页 |
·矿区煤与瓦斯突出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断层构造影响带的地质勘探 | 第18-23页 |
·瑞利波探测 | 第18-20页 |
·瑞利波探测及测点布置 | 第18页 |
·探测结果分析 | 第18-19页 |
·工作面实际煤层厚度和可采煤量分析 | 第19-20页 |
·坑透仪勘探 | 第20-22页 |
·坑透仪勘探测点布置 | 第20页 |
·探测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4 突出煤层断裂构造影响带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 第23-30页 |
·102东工作面基本情况 | 第23页 |
·断层构造带煤层开采前防突技术 | 第23-25页 |
·预抽煤层瓦斯 | 第23-24页 |
·煤层瓦斯抽放率 | 第24-25页 |
·突出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 第25-29页 |
·预抽煤层瓦斯防突分析 | 第25页 |
·巷道揭煤时防突分析 | 第25-26页 |
·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 | 第26-27页 |
·瓦斯防治技术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5 断层构造影响带巷道支护研究 | 第30-39页 |
·巷道锚杆支护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断层构造影响带巷道支护的影响因素 | 第31页 |
·巷道施工及支护方式 | 第31-32页 |
·巷道施工及支护参数 | 第32-36页 |
·巷道变形监测及支护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6 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 第39-53页 |
·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 | 第39-42页 |
·工作面跨上山期间的观测 | 第39-41页 |
·工作面回采期间的观测 | 第41-42页 |
·围岩运动破坏规律的FLAC分析 | 第42-51页 |
·FLAC简介 | 第42-43页 |
·FLAC软件的功能特点 | 第43页 |
·数值模拟模型 | 第43-45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7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3-62页 |
·试验工作面概况 | 第53-57页 |
·工作面巷道布置 | 第53-54页 |
·工作面开采设计 | 第54页 |
·工作面支架及设备选型 | 第54-55页 |
·工作面回采工艺 | 第55-56页 |
·跨上山与工作面生产系统变化 | 第56-57页 |
·试验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措施 | 第57-61页 |
·瓦斯治理技术 | 第57-58页 |
·过地质异常区的技术措施 | 第58页 |
·过空巷的技术措施 | 第58-59页 |
·摆采方案及技术措施 | 第59-60页 |
·工作面防灭火 | 第60页 |
·大放高顶板来压显现控制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8 结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