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分析与模式选择--论转型期我国的慈善机制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导言 | 第7-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关于“慈善”概念 | 第8-10页 |
·关于“机制”含义 | 第10页 |
·慈善机制与较常见的慈善事业有何区别 | 第10-11页 |
·对目前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2 慈善服务:慈善机制运行的产物 | 第14-24页 |
·慈善服务的需求分析 | 第14-18页 |
·慈善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18-24页 |
·影响慈善服务供给的因素 | 第18-20页 |
·慈善服务的供给函数 | 第20-24页 |
3 慈善机制:慈善服务的供给主体 | 第24-45页 |
·慈善动力机制:基于系统论的分析 | 第24-27页 |
·慈善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 第24-26页 |
·慈善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关系重构的产物 | 第26-27页 |
·慈善整合机制 | 第27-35页 |
·政府资源 | 第28-31页 |
·社会资源 | 第31-34页 |
·服务收费 | 第34-35页 |
·慈善激励机制:基于慈善动机的分析 | 第35-39页 |
·“集体行动的困境”: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 第36-38页 |
·个体供给慈善机制的本原动机 | 第38-39页 |
·慈善控制机制 | 第39-43页 |
·慈善控制机制的被控制对象 | 第39-40页 |
·慈善控制机制当中的控制者 | 第40-42页 |
·慈善控制机制的控制手段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四个“二级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43-45页 |
4 由谁来供给慈善机制:慈善机制供给主体 | 第45-53页 |
·慈善机制的供给主体之一:慈善组织 | 第45-50页 |
·慈善组织的社会功能 | 第45-46页 |
·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之审视 | 第46-50页 |
·慈善机制的供给主体之二:政府 | 第50-51页 |
·慈善机制的供给主体之三:社会性主体 | 第51-53页 |
5 模式选择:促进我国慈善机制发展的审视与启示 | 第53-61页 |
·提高政府的合作性 | 第53-55页 |
·规制慈善组织替代模式的建立 | 第55-58页 |
·规制慈善组织的双螺旋模式的建立 | 第56-57页 |
·慈善组织的行业监管模式的建立 | 第57-58页 |
·社会自主性的提高 | 第58-59页 |
·加强社会责任规范的宣扬 | 第59-61页 |
6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