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导论第8-16页
   ·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制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的贷款损失拨备具有亲周期性特质第9页
     ·引入动态拨备是提高拨备前瞻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第9-10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3页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性与信贷紧缩第10-11页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支持逆周期性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第11-12页
     ·动态拨备制度的作用方式及国际实践第12-13页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3-14页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本文结构第14页
   ·本文创新点第14-16页
     ·抓住国际监管改革的新动向第14-15页
     ·对国内货款损失拨备制度对信贷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第15-16页
第2章 动态拨备制度的作用及主要模式第16-22页
   ·动态拨备制度的逆周期性作用第16-17页
   ·基于预期损失框架的动态拨备制度第17-20页
     ·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第18页
     ·基于预期损失框架的动态准备计提情况第18-20页
   ·基于西班牙体系的动态拨备制度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动态拨备制度的国际实践及面临的挑战第22-32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西班牙的实施第22-25页
     ·动态拨备制度首次在西班牙实施的背景第22页
     ·2000年的初始模型第22-23页
     ·2004年修订后的模型第23-25页
     ·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西班牙第25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其他国家的实施第25-28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乌拉圭的实施第26-27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秘鲁的实施第27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玻利维亚的实施第27-28页
   ·动态拨备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第28-30页
     ·动态拨备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潜在冲突第28-29页
     ·税务处理第29-30页
     ·数据要求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损失准备金亲周期性的实证分析第32-38页
   ·估计构成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成分第32-35页
     ·变量构成第32-33页
     ·模型的设定第33页
     ·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第33-34页
     ·模型分析与结果第34-35页
   ·信贷波动和拨备实践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5章 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议第38-44页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政策实践第38-41页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发展历程第38-39页
     ·动态拨备制度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作用第39-41页
   ·对我国实施动态拔备制度的建议第41-43页
     ·国家监管当局统一管理第41页
     ·计提准备要考虑未来信用损失,实现贷款损失准备跨周期覆盖风险第41-42页
     ·进一步完善五级贷款分类制度第42页
     ·协调动态拨备与会计政策和监管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第42页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本文总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动性黑洞形成机理与我国流动性风险防范研究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制机制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