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微观交通仿真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高速公路仿真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收费站仿真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交通仿真与高速公路收费站概述 | 第20-28页 |
·交通仿真概述 | 第20-24页 |
·交通仿真的定义 | 第20页 |
·交通的分类 | 第20-22页 |
·微观交通仿真 | 第22页 |
·交通仿真的发展历史 | 第22-24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概述 | 第24-27页 |
·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式 | 第24-25页 |
·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 | 第25-26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域的交通流特性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收费站微观仿真模型分析与设计 | 第28-46页 |
·道路设施模型 | 第28-30页 |
·道路设施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设施模型的设计 | 第29-30页 |
·车辆生成模型 | 第30-36页 |
·[0,1]区间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 第30-31页 |
·随机变量的产生 | 第31-32页 |
·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 第32-34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生成模型的设计 | 第34-36页 |
·车辆跟驰模型 | 第36-42页 |
·经典跟驰模型及比较 | 第36-37页 |
·纯微观跟车模型 | 第37-39页 |
·对纯微观跟车模型的改进 | 第39-41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跟驰模型的设计 | 第41-42页 |
·车道变换模型 | 第42-45页 |
·期望车速的确立 | 第42页 |
·期望车道的选择 | 第42-43页 |
·判断型换车道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强制型换车道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收费站微观仿真系统(TollSim)设计 | 第46-64页 |
·TollSim的设计流程 | 第46-48页 |
·总流程图 | 第46-47页 |
·等时间步长法 | 第47-48页 |
·道路设施模块 | 第48-49页 |
·道路设施模块参数设置 | 第48-49页 |
·道路设施模块设计流程 | 第49页 |
·车辆生成模块 | 第49-53页 |
·车辆生成模块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车辆生成模块设计流程 | 第50-53页 |
·车辆行驶模块 | 第53-60页 |
·车辆行驶模块设计流程图 | 第54-55页 |
·自由流模型 | 第55-56页 |
·跟驰模型 | 第56页 |
·减速停车模型和重新启动模型 | 第56页 |
·强制型换车道模型 | 第56-58页 |
·判断型换车道模型 | 第58-60页 |
·收费模块和指标统计模块 | 第60-62页 |
·人工收费站收费 | 第60-61页 |
·电子收费站收费 | 第61页 |
·参数设置 | 第61页 |
·指标统计模块 | 第61-62页 |
·指标显示模块 | 第62页 |
·程序的终止 | 第62页 |
·指标显示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TollSim应用实例 | 第64-75页 |
·道路设施模块参数设置 | 第64-65页 |
·收费站基本情况调查 | 第64页 |
·参数设置 | 第64-65页 |
·发车模块参数设置 | 第65-67页 |
·车辆到达调查 | 第65-66页 |
·数据处理 | 第66-67页 |
·参数设置 | 第67页 |
·停车收费模型参数设置 | 第67-69页 |
·收费时间调查 | 第67-68页 |
·数据处理 | 第68-69页 |
·参数设置 | 第69页 |
·其他模型(模块)参数设置 | 第69页 |
·收费站通过车辆数调查 | 第69-70页 |
·收费亭队列长度调查 | 第70-71页 |
·TollSim模拟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1.本文总结 | 第75页 |
2.下一步的工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9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