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心学思想述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6-7页 |
二、马一浮的心学思想来源与时代背景 | 第7-11页 |
(一) 马一浮心学思想与其家庭背景 | 第7-8页 |
(二) 马一浮心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8页 |
(三) 马一浮心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8-9页 |
(四) 马一浮的游历经历与其学术思想 | 第9-11页 |
三、马一浮的心学思想及其特色 | 第11-34页 |
(一) 心与仁 | 第11-16页 |
1、马一浮心学的核心—仁 | 第11-15页 |
2、求仁之方—求之于《孝经》 | 第15-16页 |
(二) 心与理气 | 第16-20页 |
1、理、气范畴的起源 | 第16-17页 |
2、马一浮心学关于理与气的内涵 | 第17-18页 |
3、“理气一元,理事相即” | 第18-19页 |
4、马一浮心学对唯物论的批评 | 第19-20页 |
(三) 心与性情 | 第20-27页 |
1、“心”与“性”的关系 | 第21-23页 |
2、“心”与“情”的关系 | 第23-26页 |
3、“心”与政治理想 | 第26-27页 |
(四) 援佛入儒,圆融无碍 | 第27-32页 |
1、会通三教,发明心性 | 第27-29页 |
2、“易简”之方法论 | 第29-32页 |
(五) 马一浮心学的特色 | 第32-34页 |
四、马一浮的心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的贡献与意义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