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研究
| 绪论 古代的儿童观念与儿童形象 | 第1-15页 |
| 一、古代社会的儿童观念及其特点 | 第8-10页 |
| 二、古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演变 | 第10-12页 |
| 三、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宋元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及其类型 | 第15-26页 |
| 一、社会背景与小说创作的新动向 | 第15-16页 |
| 二、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概述 | 第16-18页 |
| 三、宗教类儿童形象 | 第18-19页 |
| 四、世俗类儿童形象 | 第19-26页 |
| 第二章 儿童形象塑造的艺术特征 | 第26-34页 |
| 一、类型化与个性化 | 第26-30页 |
| 二、神异性与现实性 | 第30-32页 |
| 三、独立性与附属性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儿童形象描述的艺术手法 | 第34-44页 |
| 一、情节模式 | 第34-39页 |
| 二、叙述方式与语言 | 第39-44页 |
| 第四章 儿童形象的社会文化意蕴 | 第44-54页 |
| 一、文化意识和观念的折射 | 第44-48页 |
| 二、社会生活的反映 | 第48-54页 |
| 余论 | 第54-56页 |
| 附表 | 第56-71页 |
| 表1、宋元小说中的儿童人物数量统计 | 第56-57页 |
| 表2、《夷坚志》中的儿童人物情况 | 第57-63页 |
| 表3、宋元其它小说中的儿童人物 | 第63-66页 |
| 表4、《夷坚志》中的宗教类儿童人物情况 | 第66-67页 |
| 表5、《夷坚志》中的世俗类儿童人物情况 | 第67-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6页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