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9页 |
| 第一章 文教专制统治下的士子 | 第9-25页 |
| 一、两小说对清文教专制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体现 | 第9-16页 |
| (一) 文字狱对封建政权的危害 | 第9-11页 |
| (二) 萦绕儒生心头的“科举”情结 | 第11-16页 |
| 二、性情各异的清客 | 第16-20页 |
| 三、殊途同归的官员 | 第20-22页 |
| 四、士林风气的整体性萎靡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封建礼法浸润中的才女 | 第25-38页 |
| 一、大观园才女济济的现实依据 | 第25-29页 |
| (一) 关于“女子无才便有德”与“(女子)有才不妨德” | 第25-27页 |
| (二) 大观园诗社与明清之际的士女结社风习 | 第27-29页 |
| 二、女诗人和女八股的不同追求 | 第29-32页 |
| 三、守礼者与违礼者的相似憧憬 | 第32-35页 |
| 四、“古来才命两相妨”吗?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关于两小说所涉及的清代教育、考试体系与官员任用机制 | 第38-50页 |
| 一、清代教育体系 | 第38-45页 |
| 二、清代科举考试流程 | 第45-47页 |
| 三、清代官员任用机制 | 第47-50页 |
| 注释 | 第50-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一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二表格 | 第57-59页 |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