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 第11-23页 |
一、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2页 |
(一) 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税务行政诉讼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 | 第12-16页 |
(一) 对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实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 | 第13页 |
(二) 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 第13-14页 |
(三) 税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 | 第14页 |
(四) 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 | 第14-15页 |
(五) 对征税行为实行复议前置原则 | 第15-16页 |
三、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界定 | 第16-19页 |
(一) 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确定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则 | 第16-17页 |
(三) 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 | 第17-19页 |
四、税务行政诉讼与税务行政复议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一) 两者的联系 | 第19页 |
(二) 两者的区别 | 第19-20页 |
五、涉外税务行政诉讼 | 第20-23页 |
(一) 涉外税务行政诉讼的特征 | 第20-21页 |
(二) 涉外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 | 第21-22页 |
(三) 涉外税务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国外的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概况及借鉴 | 第23-31页 |
一、国外税务行政诉讼案件概况 | 第23-25页 |
(一) 国外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 | 第23-24页 |
(二) 国外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 | 第24-25页 |
二、美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分析 | 第25-27页 |
(一) 税务争议的发生 | 第25-26页 |
(二) 涉税案件的管辖与审理 | 第26-27页 |
(三) 纳税人法庭选择的有关问题 | 第27页 |
三、国外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借鉴 | 第27-31页 |
(一) 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税务申报和代理制度 | 第28页 |
(二) 适应形势发展,加快税务法庭建设 | 第28-29页 |
(三) 纳税人应当具有选择是否解缴补税款的权利 | 第29-31页 |
第三章 WTO对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影响 | 第31-38页 |
一、加入WTO后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一) 税收立法不完善 | 第31-32页 |
(二) 税务行政诉讼范围较小 | 第32-33页 |
(三) 对提起税务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要求过严 | 第33-34页 |
(四) 审判人员的法学素养和业务素质偏低 | 第34页 |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34-38页 |
(一) 强化税收法制建设 | 第34-35页 |
(二)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执法透明度 | 第35-36页 |
(三) 建立和完善税收执法行为司法审查的法律制度 | 第36页 |
(四) 改进税收宣传,培养纳税人税收维权意识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38-46页 |
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税收法制宣传 | 第38-39页 |
(一)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使公民树立维权意识 | 第38页 |
(二) 改进税务宣传,强调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 第38-39页 |
(三) 加快税务行政程序法的建设 | 第39页 |
二、完善有关立法,为税务行政相对人的诉权提供制度保障 | 第39-44页 |
(一) 修改关于复议前置和先行纳税的规定 | 第39-40页 |
(二) 扩大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第40-41页 |
(三) 适当延长起诉期限 | 第41-42页 |
(四) 修改或重新解释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 第42-43页 |
(五) 取消对原告资格的不当限制 | 第43页 |
(六) 正确确定税务行政诉讼被告 | 第43-44页 |
三、探索建立我国的税务法院,以提高审判效率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