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存性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实现与评估方法研究
| 图目录 | 第1-8页 |
| 表目录 | 第8-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本文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生存性概述 | 第14-28页 |
| ·可生存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 ·生存性概念 | 第14-15页 |
| ·可生存系统的特征 | 第15页 |
| ·生存性与其它领域的区别 | 第15-16页 |
| ·可生存系统目前的实践状态 | 第16页 |
| ·可生存系统需求工程 | 第16-20页 |
| ·背景 | 第16-18页 |
| ·可生存系统需求 | 第18-19页 |
| ·支持可生存系统需求工程的方法和实践 | 第19-20页 |
| ·可生存系统设计和实现策略 | 第20-23页 |
| ·生存性策略的四个方面 | 第20-21页 |
| ·TRIAD | 第21-22页 |
| ·其它策略 | 第22页 |
| ·几个问题 | 第22-23页 |
| ·系统生存性评估方法 | 第23-27页 |
| ·SNA | 第23-24页 |
| ·网络信息系统评估模型 | 第24-26页 |
| ·生存性评估分析模型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55页 |
| ·系统的开发背景及设计目标 | 第28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3页 |
| ·总体结构 | 第29-30页 |
| ·总体功能 | 第30-33页 |
| ·三种机制的设计 | 第33-39页 |
| ·代偿机制 | 第34-36页 |
| ·互助机制 | 第36-38页 |
| ·协助机制 | 第38-39页 |
| ·三类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9-54页 |
| ·总 CERT | 第40-46页 |
| ·分 CERT | 第46-49页 |
| ·普通节点及监控节点 | 第49-53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系统生存性评估方法 SEM | 第55-65页 |
| ·理论依据 | 第56-58页 |
| ·马尔可夫链 | 第56-57页 |
| ·MDPs和 CMDPs | 第57-58页 |
| ·系统生存性模型与函数 | 第58-59页 |
| ·系统生存性模型 | 第58-59页 |
| ·系统生存性函数 | 第59页 |
| ·可生存性评估过程 | 第59-60页 |
| ·实例系统评估 | 第60-62页 |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