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有关暴雨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本文所用资料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切变线暴雨类与非暴雨类环境场合成对比分析 | 第17-23页 | 
| ·江淮切变线及低空风场合成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 ·500hPa形势合成对比分析 | 第19页 | 
| ·高空风场演变特征合成对比分析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切变线暴雨类与非暴雨类动力热力因子合成对比分析 | 第23-31页 | 
| ·动力场的物理量合成对比分析 | 第23-27页 | 
| ·水汽输送与热力条件合成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江苏切变线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 | 第31-44页 | 
| ·降水概况 | 第31-34页 | 
| ·中尺度雨团演变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 ·地面中尺度风场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 ·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 ·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第39-41页 | 
| ·中尺度的低空急流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水汽对切变线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 第44-59页 | 
| ·WRF介绍 | 第44-4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检验 | 第46-49页 | 
| ·水汽敏感性试验的降水预报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 ·水汽因子改变对降水强度及落区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51-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总结及讨论 | 第59-64页 | 
| ·主要创新点和结论 | 第59-62页 | 
| ·讨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个人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