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8-10页 |
第二章 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背景、法律构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背景 | 第10-12页 |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10-11页 |
二、国内产业结构转移和调整 | 第11页 |
三、国际分工产生的贸易结构变化 | 第11页 |
四、贸易逆差的持续加剧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法律构架 | 第12-15页 |
一、美国贸易法与301条款 | 第12-13页 |
二、关于保障措施的201条款 | 第13页 |
三、关税法337条款 | 第13-14页 |
四、贸易法306条款 | 第14页 |
五、出口管制相关法案 | 第14页 |
六、农产品补贴法案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当前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15-19页 |
一、强调“公平贸易”政策 | 第15页 |
二、贸易单边主义倾向明显增强 | 第15-16页 |
三、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 | 第16-18页 |
四、利益集团对美国贸易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加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及其表现特点 | 第19-33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一、公平贸易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 第19-20页 |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有效性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现实依据 | 第22-29页 |
一、政治因素 | 第22-23页 |
二、经济安全与经济利益 | 第23-25页 |
三、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 第25-29页 |
第三节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表现特点 | 第29-33页 |
一、贸易问题政治化 | 第29-31页 |
二、贸易政策的矛盾性与不一致性 | 第31-32页 |
三、贸易政策的强迫性与单边性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美对华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中美贸易摩擦上的具体体现 | 第33-44页 |
第一节 美国贸易政策在中美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体现 | 第33-36页 |
一、中美知识产权问题上的摩擦 | 第33-34页 |
二、337条款实施下的产物 | 第34页 |
三、美国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该问题上的体现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美国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的表现 | 第36-37页 |
一、中美两次关于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的谈判 | 第36页 |
二、美国贸易政策及其在该问题上的体现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美国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对华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的体现 | 第37-40页 |
一、美国贸易政策在对华保障措施方面的体现 | 第37-38页 |
二、美国贸易政策在对华特别保障措施上的体现 | 第38-40页 |
第四节 美国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对华技术性贸壁垒上的体现 | 第40-42页 |
第五节 美国贸易政策及其特点在中美农产品、纺织品贸易上的体现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实证分析—以2003年中美彩电贸易摩擦为例 | 第44-49页 |
第一节 案件回顾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导因分析 | 第45-47页 |
一、对我国彩电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否定 | 第45-46页 |
二、替代国选择的不合理性 | 第46-47页 |
三、计算方法的不合理性 | 第47页 |
第三节 实质动机 | 第47-49页 |
一、政治原因 | 第48页 |
二、经济安全 | 第48页 |
三、贸易不平衡导致的贸易报复 | 第48-49页 |
结束语:美国贸易政策的现实思考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