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立项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目前存在问题第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目标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17页
   ·材料第15-16页
   ·试验设计第16-17页
     ·种植方法第16页
     ·记载项目第16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6-17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17-28页
   ·供试材料成熟情况第17页
   ·美国生育期组对照品种的生育期表现第17-18页
   ·我国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第18-21页
     ·比 MG000 组更早熟品种的筛选第18页
     ·我国高寒地区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划分标准第18-20页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第20-21页
   ·国内对照品种生育期组归属验证第21页
   ·供试品种生育期结构特点及光温反应特点第21-25页
     ·生育期结构特点第21-24页
     ·光温反应特点第24-25页
   ·中国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各生育期组品种的地理分布第25-28页
第四章 讨论第28-31页
第五章 结论第31-33页
   ·扩展了大豆生育期分组体系第31页
   ·明确了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第31页
   ·明确了我国东北北部高寒地区各生育期组品种的地理分布第31页
   ·校正了国内生育期组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第31页
   ·初步明确了各生育期组品种温度反应的特点第31-32页
   ·分析了各生育期组品种生育期结构特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致谢第37-38页
作者简历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农区牧草和饲草作物引种试验研究
下一篇:西藏中部农区冬春季小黑麦饲草生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