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6-8页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3、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状况 | 第11-18页 |
1.1 高速公路及高速公路养护 | 第11-14页 |
1.1.1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高速公路养护的内涵 | 第12-13页 |
1.1.3 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3 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带来的启示 | 第15-18页 |
1.3.1 西班牙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 第15-16页 |
1.3.2 瑞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 第16页 |
1.3.3 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带来的启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8-26页 |
2.1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2页 |
2.1.1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 | 第18页 |
2.1.2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 第18-19页 |
2.1.3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高速公路规模化养护的需要 | 第19-20页 |
2.1.4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高速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20-21页 |
2.1.5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是解决现有高速公路养护缺陷的需要 | 第21-22页 |
2.2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6页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体制的改革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提供了体制环境 | 第22-23页 |
2.2.2 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提供了政策环境 | 第23-24页 |
2.2.3 高速公路自身的商品属性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24页 |
2.2.4 高速公路建设、经营以及服务的市场化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提供了市场环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 | 第26-38页 |
3.1 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 第26页 |
3.2 高速公路建设、经营市场化带来的启示和经验 | 第26-27页 |
3.3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 | 第27-32页 |
3.3.1 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 | 第28-29页 |
3.3.2 实施招投标制度 | 第29-31页 |
3.3.3 实施合同化管理 | 第31-32页 |
3.3.4 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实施招投标制度及合同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3.4 采用市场化养护模式与采用传统养护模式的优劣分析 | 第32-34页 |
3.5 养护市场化模式中的政府与行业协会组织 | 第34-38页 |
3.5.1 养护市场化模式中政府定位与职能的界定 | 第34-36页 |
3.5.2 行业协会的基本作用和职能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模式的实施应用 | 第38-64页 |
4.1 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 | 第38-47页 |
4.1.1 专业化养护公司的组建方式 | 第38-39页 |
4.1.2 专业化养护公司需要满足的条件 | 第39-40页 |
4.1.3 专业化养护公司的市场准入 | 第40-42页 |
4.1.4 专业化养护公司的内部机构设置 | 第42-43页 |
4.1.5 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的实施难点与对策分析 | 第43-47页 |
4.2 实施招投标制度 | 第47-55页 |
4.2.1 实施养护招投标的可行性 | 第47-48页 |
4.2.2 养护招投标的内容 | 第48-49页 |
4.2.3 实施招投标的路径选择 | 第49-51页 |
4.2.4 养护招投标的实施步骤 | 第51-52页 |
4.2.5 养护招投标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分析 | 第52-55页 |
4.3 实施合同化管理 | 第55-60页 |
4.3.1 养护合同包含的范围 | 第55-56页 |
4.3.2 合同当事人各方的义务和责任 | 第56-57页 |
4.3.3 合同管理的方法 | 第57-58页 |
4.3.4 养护合同化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分析 | 第58-60页 |
4.4 市场化养护需要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