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 第1-1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土流变问题 | 第10页 |
·考虑流变的边坡稳定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黄土流变特性及研究现状 | 第11页 |
·黄土概述 | 第11-14页 |
·黄土分布 | 第11-12页 |
·黄土的成因 | 第12页 |
·黄土的分类 | 第12-13页 |
·黄土的岩性特征 | 第13-14页 |
·边坡的蠕变-应力松弛耦合变形特性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岩土流变问题综述 | 第16-43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土的流变现象 | 第17-18页 |
·土体流变试验研究 | 第18-25页 |
·土体流变的细微观试验 | 第18页 |
·土体流变宏观力学试验 | 第18-25页 |
·不同流变试验长期强度的一致性 | 第25-26页 |
·元件流变模型理论与本构方程 | 第26-40页 |
·基本流变元件 | 第26-29页 |
·组合流变模型 | 第29-39页 |
·关于流变模型的应用 | 第39-40页 |
·土流变问题解析 | 第40页 |
·解析解 | 第40页 |
·数值解 | 第40页 |
·影响土流变性质的因素 | 第40-43页 |
·物质组成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41页 |
·应力历史的影响 | 第41页 |
·加载速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3 室内黄土蠕变-松弛耦合试验 | 第43-68页 |
·试样来源及物理性质指标 | 第43页 |
·试验内容及条件 | 第43-44页 |
·本文试验内容 | 第43页 |
·直接剪切流变耦合试验 | 第43-44页 |
·三轴流变耦合试验 | 第44页 |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引 | 第44页 |
·仪器及参数 | 第44页 |
·试样制备饱和 | 第4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57页 |
·铜黄线K151+890~K152+080段边坡试样耦合流变试验 | 第44-54页 |
·铜黄线K157+130~K157+380段边坡试样耦合流变试验 | 第54-55页 |
·行政楼基坑试样直剪耦合流变试验 | 第55-57页 |
·蠕变-应力松弛耦合试验数据拟合 | 第57-68页 |
·时间对数曲线的拟合 | 第57-61页 |
·线性元件模型本构方程推导及试验数据拟合 | 第61-68页 |
4 考虑黄土流变特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8-87页 |
·概述 | 第68-69页 |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69-75页 |
·无粘性土坡分析方法 | 第69-70页 |
·粘性土坡分析方法 | 第70-75页 |
·有限单元法 | 第75-78页 |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75页 |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过程 | 第75-78页 |
·模型试验方法 | 第78页 |
·考虑流变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78-79页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9-87页 |
·工程简介 | 第79-80页 |
·考虑黄土流变特性的边坡稳定计算 | 第80-81页 |
·K151+890~K152+080段滑坡工程稳定性计算 | 第81-83页 |
·K157+130~K157+1380段滑坡工程稳定性计算 | 第83-8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