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高强度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仿骨材料研究

中文文摘第1-5页
英文文摘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6页
 1.1 骨组织的组成与结构第11-14页
  1.1.1 骨组织的组成第11-13页
  1.1.2 骨组织结构第13-14页
 1.2 骨修复材料研究的必要性第14-15页
 1.3 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第15-22页
  1.3.1 金属材料第15-16页
  1.3.2 高分子材料第16-17页
  1.3.3 生物陶瓷第17-18页
  1.3.4 复合材料第18-22页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2-25页
  1.4.1 课题的提出第22-23页
  1.4.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6页
第二章 骨修复用胶原的提取及性能研究第36-53页
 2.1 胶原的提取及性能研究第37-41页
  2.1.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2.1.2 结果与讨论第38-41页
 2.2 体外胶原纤维形成特性研究第41-43页
  2.2.1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41-43页
 2.3 胶原材料的(60)~Co低温辐照灭菌第43-49页
  2.3.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2.4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仿骨材料的制备第53-73页
 3.1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比较研究第53-61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3.1.2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3.1.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异的机理探讨第59-60页
  3.1.4 小结第60-61页
 3.2 干燥方式对原位合成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1-70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3.2.3 小结第69-70页
 3.3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四章 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仿骨材料工艺条件优化第73-8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4.1.1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3页
  4.1.2 正交实验设计第73页
  4.1.3 复合材料组成分析第73-74页
  4.1.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7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4-79页
  4.2.1 复合材料组成的热重分析第74-76页
  4.2.2 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6-79页
 4.3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五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仿骨材料的交联和表征第82-100页
 5.1 两种交联方法比较研究第82-95页
  5.1.1 材料与方法第82-83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83-94页
  5.1.3 两种交联方法处理的复合材料特性比较第94-95页
 5.2 交联机理探讨第95-96页
 5.3 结论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第六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生物活性及生物学性能评价第100-114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101-102页
  6.1.1 复合材料的合成第101页
  6.1.2 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第101页
  6.1.3 复合材料生物学性能评价第101-102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02-109页
  6.2.1 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第102-104页
  6.2.2 复合材料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研究第104页
  6.2.3 复合材料的致敏作用评价第104-105页
  6.2.4 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第105-106页
  6.2.5 骨内植入组织学观察第106-107页
  6.2.6 皮下植入组织学观察第107页
  6.2.7 讨论第107-109页
 6.3 结论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全文总结第114-117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19-120页
待发表论文第120-121页
声明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
下一篇:分子量低、含氮量适中的纤维素纤维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