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工作流建模方法的研究及建模工具的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14页
  1.1.1 工作流技术的起源及发展第8-9页
  1.1.2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第9-11页
  1.1.3 工作流产品与研究情况第11-14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工作流建模方法概述第16-20页
 2.1 工作流模型的概念与构成第16-17页
 2.2 工作流建模方法概述第17-19页
  2.2.1 FlowMark工作流模型第17-18页
  2.2.2 事件驱动的过程链模型-EPC第18页
  2.2.3 基于 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WF-net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过程视图建模方法第20-32页
 3.1 过程视图模型的概念第20页
 3.2 过程视图模型的建立第20-24页
  3.2.1 过程定义元模型介绍及其基本组成元素第20-22页
  3.2.2 过程定义元模型的研究及补充和改进第22-24页
 3.3 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 WPDL的描述与改进第24-29页
  3.3.1 WPDL语法及语言结构第25页
  3.3.2 基本数据类型、表达式以及操作符第25-26页
  3.3.3 属性、扩展属性第26页
  3.3.4 工作流模型第26-27页
  3.3.5 工作流过程定义第27页
  3.3.6 对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 WPDL的扩展第27-29页
 3.4 修改后的模型中流程控制传递算法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过程建模工具结构及系统实现第32-38页
 4.1 过程视图工具的结构第32页
  4.1.1 过程视图工具的功能结构第32页
  4.1.2 过程视图工具中的模型库第32页
 4.2 过程视图工具的系统实现第32-37页
  4.2.1 系统开发环境第32-33页
  4.2.2 模型数据的保存方式第33页
  4.2.3 系统的具体实现第33-34页
  4.2.4 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的启动与工具栏的使用第34-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组织视图建模方法及优化第38-45页
 5.1 企业的组织状态第38-39页
 5.2 组织视图模型的结构第39-41页
  5.2.1 组织视图模型的构成第39-40页
  5.2.2 组织视图模型内组织对象间的关系第40-41页
  5.2.3 组织视图内部的一致性第41页
 5.3 组织视图中的模型定义第41-42页
 5.4 组织视图与其它视图之间的关系第42-43页
  5.4.1 组织视图与过程视图之间的关系第42-43页
  5.4.2 组织视图与资源视图之间的关系第43页
  5.4.3 组织视图与功能视图之间的关系第43页
  5.4.4 组织视图与信息视图之间的关系第43页
  5.4.5 组织视图与其它视图之间的一致性第43页
 5.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6章 组织建模工具的结构及系统实现第45-57页
 6.1 组织建模工具的结构第45-48页
  6.1.1 组织视图工具的功能结构第45-46页
  6.1.2 组织视图建模工具的结构第46页
  6.1.3 组织模型库管理类的结构第46-47页
  6.1.4 组织树管理类的结构第47页
  6.1.5 组织模板编辑类的结构第47页
  6.1.6 建模环境中的模型库第47-48页
 6.2 组织视图建模工具的系统实现第48-51页
  6.2.1 开发环境第48-49页
  6.2.2 组织模型库管理类的实现第49页
  6.2.3 组织树管理维护类的实现第49-50页
  6.2.4 组织模板编辑类的实现第50-51页
 6.3 组织建模工具的启动与使用介绍第51-56页
 6.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7章 结论第57-58页
 7.1 本课题的成果第57页
 7.2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工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功能分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