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的特征 | 第10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与其他园区的联系与区别 | 第10-11页 |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北京地区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第17-51页 |
·产生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 第17-20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出现的必然性 | 第17-20页 |
·发展花卉休闲观光园的可行性 | 第20页 |
·调查园区概况与分析 | 第20-22页 |
·顺义区北京国际鲜花港 | 第21页 |
·朝阳区北京蓝调薰衣草庄园 | 第21-22页 |
·丰台区世界花卉大观园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游客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2-34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 第23-24页 |
·调查过程 | 第24页 |
·结果分析 | 第24-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植物景观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38页 |
·植物种类 | 第34页 |
·配置模式 | 第34-35页 |
·特色植物景观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特色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 第38-48页 |
·研究方法-SD法 | 第38-44页 |
·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成功经验 | 第48页 |
·因地制宜,保持可持续发展 | 第48页 |
·主题鲜明,景观各有特色 | 第48页 |
·以市场为导向,分区合理 | 第48页 |
·存在问题 | 第48-50页 |
·植物景观营造方式单一,缺少变化 | 第49页 |
·景观质量粗糙,生态效益低 | 第49-50页 |
·体验活动少,对游客吸引力小 | 第50页 |
·观赏期短,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 第50页 |
·人性化考虑欠佳 | 第50页 |
·生产性质不强,未充分利用其生产价值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第51-58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特征与功能 | 第51-52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特征 | 第51-52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的功能 | 第52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52-53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52-53页 |
·园林艺术学 | 第53页 |
·旅游心理学 | 第53页 |
·花卉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 | 第53-54页 |
·设计原则 | 第53-54页 |
·设计目标 | 第54页 |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 第54-58页 |
·选址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4-55页 |
·功能分区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5-56页 |
·主题确定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6页 |
·其他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6-57页 |
·体验活动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7页 |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7-58页 |
4 案例实证-北京渤海花溪庄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8-71页 |
·总体概况 | 第58-59页 |
·现状SWOT分析 | 第59-60页 |
·花溪庄园发展的优势分析 | 第59页 |
·花溪庄园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59-60页 |
·花溪庄园的发展机遇 | 第60页 |
·花溪庄园的发展威胁 | 第60页 |
·花溪庄园总体规划 | 第60-64页 |
·规划定位及原则 | 第60页 |
·花溪庄园规划发展策略 | 第60-61页 |
·总体规划 | 第61-64页 |
·花溪庄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64-70页 |
·植物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64页 |
·植物材料的选择 | 第64页 |
·植物景观设计内容 | 第64-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5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1 调查植物名录表 | 第77-81页 |
附录2 花卉休闲观光园游客调查表 | 第81-83页 |
附录3 植物景观评价样本 | 第83-86页 |
附录4 花溪庄园植物名录 | 第86-89页 |
个人简介 | 第89-91页 |
导师简介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