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三峡库区概论 | 第7-25页 |
·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7-13页 |
·库区人口、社会、经济 | 第7-8页 |
·移民安置 | 第8-9页 |
·库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分析 | 第11-13页 |
·库区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 第13-19页 |
·地理位置及地貌 | 第13页 |
·气象特征 | 第13-15页 |
·河流水文特征 | 第15-16页 |
·植物资源 | 第16-17页 |
·动物资源 | 第17-18页 |
·渔业资源 | 第18页 |
·土地资源 | 第18-19页 |
·矿产及旅游资源 | 第19页 |
·库区生态环境概况 | 第19-25页 |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19-21页 |
·三峡库区农田生态环境 | 第21-22页 |
·三峡库区水质状况 | 第22-25页 |
第二章 三峡库区江段水力特性分析及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 第25-33页 |
·三峡水库河道的自然特征 | 第25-26页 |
·三峡库区江段河道现状 | 第25-26页 |
·三峡水库建成后河道变化趋势 | 第26页 |
·三峡库区江段水力特性分析 | 第26-29页 |
·库区污染物排放预测 | 第29-30页 |
·污染源废水排放预测模型 | 第30-33页 |
第三章 二维随机水质模拟预测研究 | 第33-43页 |
·二维水质数学模型简述 | 第33-34页 |
·二维水质模型有限单元法求解研究 | 第34-36页 |
·二维随机水质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理论方法 | 第36-37页 |
·模拟结果处理与讨论 | 第37-38页 |
·预测方案 | 第38-40页 |
·预测的基准年和水平年 | 第38页 |
·水期确定与水库调度方案 | 第38-39页 |
·水文组合状况的确定 | 第39页 |
·模拟水质指标 | 第39页 |
·三峡水库二维水质预测方案 | 第39-40页 |
·平面网格划分结果 | 第40页 |
·模型验证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水质预测结果 | 第43-51页 |
·预测结果均值及均方差图 | 第43-46页 |
·预测结果频率直方图 | 第46-48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水库水质模糊概率评价 | 第51-56页 |
·评价标准及评价因子 | 第51页 |
·评价断面的选择 | 第51-52页 |
·模糊概率综合评价法 | 第52页 |
·模糊概率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第52-54页 |
·污染物浓度值水质等级统计概率分析 | 第52-53页 |
·隶属度刻划水质分级界限 | 第53页 |
·权重计算 | 第53-54页 |
·单指标模糊概率评价 | 第54页 |
·多指标模糊概率综合评价 | 第54页 |
·水质模糊概率综合评价结果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三峡水库水质控制对策研究 | 第56-81页 |
·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标准 | 第56-57页 |
·断面水质控制标准 | 第56页 |
·污水排放标准 | 第56-57页 |
·岸边污染带控制标准 | 第57页 |
·点源污染物排放量控制 | 第57-58页 |
·点污染源控制对策 | 第58-67页 |
·点污染源排放及其影响预测 | 第58-59页 |
·工业污染源概况 | 第59-60页 |
·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对策及措施 | 第60-62页 |
·城镇污水污染源概况 | 第62-63页 |
·城镇污水的处理及控制对策 | 第63-67页 |
·面源控制对策及措施 | 第67-76页 |
·面污染源的现状及预测 | 第68-69页 |
·面源控制目标 | 第69页 |
·水土流失概况 | 第69-71页 |
·库区农业污染源概况 | 第71-72页 |
·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 第72-75页 |
·其它控制对策与措施 | 第75-76页 |
·库区垃圾处理对策 | 第76-78页 |
·流动污染源控制对策 | 第78-81页 |
·船舶污废水处理 | 第78-79页 |
·船舶垃圾的处置 | 第79页 |
·建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 第79-80页 |
·其它控制措施 | 第80-81页 |
第七章 工作内容、结论及建议 | 第81-89页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81-82页 |
·水质预测结论 | 第82-85页 |
·对策建议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