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连接头绝缘在线监测的重要意义 | 第8-12页 |
| 1.2 XLPE电力电缆连接头绝缘在线监测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1.4 小结 | 第16-17页 |
| 2 XLPE电力电缆连接头内外温度之间的关系数学模型 | 第17-32页 |
| 2.1 影响XLPE电缆连接头绝缘的主要因素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 第17-22页 |
| 2.1.1 水树老化机理及含水树电缆连接头绝缘特性 | 第17-19页 |
| 2.1.2 XLPE电缆连接头中温度的重要性及其与水树的关系 | 第19-22页 |
| 2.2 电缆连接头内部导体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关系 | 第22页 |
| 2.3 建立表面温度与内部导体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 第22-29页 |
| 2.3.1 相关传热学知识简介 | 第23-24页 |
| 2.3.2 XLPE电缆连接头内部导体和表面温度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 第24-29页 |
| 2.4 XLPE电缆中间连接头内外温度差理论计算 | 第29-31页 |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 3 电缆连接头内外温度测量实验和数据分析 | 第32-43页 |
| 3.1 交联聚乙烯电缆连接头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 3.2 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内外温度测量实验方案 | 第34-37页 |
| 3.3 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 | 第37-42页 |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 4 以温度反映XLPE电缆连接头绝缘的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及应用 | 第43-65页 |
| 4.1 XLPE电缆连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 4.2 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4-47页 |
| 4.3 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 第47-57页 |
| 4.3.1 控制部分的电路设计 | 第47-51页 |
| 4.3.2 传感器输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 4.3.3 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 | 第52-54页 |
| 4.3.4 ND型模块自检、初始化及硬件电路控制的程序设计 | 第54-57页 |
| 4.4 在线监测系统的误差分析处理 | 第57-61页 |
| 4.4.1 干扰来源 | 第57-58页 |
| 4.4.2 误差来源 | 第58-59页 |
| 4.4.3 抗干扰措施、误差去除和误差修正 | 第59-61页 |
| 4.5 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 | 第61-65页 |
| 5 结论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