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部分 劳动法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协调 | 第9-19页 |
一、 公平与效率的法理分析 | 第10-14页 |
二、 不同的历史阶段:劳动立法不同的价值取向 | 第14-19页 |
(一)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效率优先 | 第15-16页 |
(二) 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公平的实现 | 第16-17页 |
(三) 当代背景下:对于效率的重新思考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对于劳动基准、集体合同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19-29页 |
一、 劳动基准的影响 | 第21-25页 |
二、 集体合同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三、 对于两种调整方式的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当代效率背景下,对于我国劳动立法的反思 | 第29-38页 |
一、 调整劳动关系的两种手段:集体合同为主,劳动基准为辅 | 第30-32页 |
二、 对于我国劳动基准的思考 | 第32-35页 |
三、 对于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思考 | 第35-38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38-4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