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6页 |
| 一 谐振子与氢原子 | 第6-17页 |
| 1 谐振子的基本理论 | 第6-12页 |
| ·一维谐振子的代数解法 | 第6-7页 |
| ·二维谐振子的双波表示 | 第7-9页 |
| ·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三种定态解 | 第9-11页 |
| ·在极坐标中求解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 | 第11-12页 |
| 2 氢原子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 ·二维氢原子四类升降算符的矩阵元 | 第12-14页 |
| ·三维氢原子的微分方程解法 | 第14-15页 |
| ·三维氢原子的SO_4动力学对称性 | 第15-17页 |
| 二 谐振子与氢原子的能量及波函数的关系 | 第17-32页 |
| 3 一维谐振子与一维氢原子的能量及波函数关系 | 第17-20页 |
| 4 二维谐振子与二维氢原子的能量及波函数关系 | 第20-27页 |
| ·对文献[1]的分析 | 第20-22页 |
| ·通过坐标变换求解二维谐振子与二维氢原子的关系 | 第22-25页 |
| ·通过特殊方程间的转换求解二维谐振子与二维氢原子的能级及波函数 | 第25-27页 |
| 5 谐振子与加了反平方势的氢原子的能级关系 | 第27-32页 |
| ·二维谐振子与加了反平方势的二维氢原子的能级及波函数关系 | 第27-29页 |
| ·三维谐振子与加了反平方势的三维氢原子的能量及波函数关系 | 第29-32页 |
| 三 谐振子与氢原子问题的教学研究 | 第32-36页 |
| 6 确立谐振子与氢原子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第32-33页 |
| 7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 第33-36页 |
| 四 结论 | 第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
| 发表论文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