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果林培育配套技术研究
1 研究综述 | 第1-16页 |
·红松的地理分布 | 第7页 |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 | 第7-11页 |
·红松主要形态特征与类型划分 | 第7-8页 |
·红松生长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 第8-9页 |
·与光照的关系 | 第8页 |
·与温度的关系 | 第8-9页 |
·与水分的关系 | 第9页 |
·红松的生长 | 第9页 |
·红松的结实与杈干 | 第9-11页 |
·红松人工林经营沿革 | 第11-12页 |
·红松果林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中国红松果林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外红松果林研究概况 | 第13页 |
·红松果林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红松果鳞有效成分 | 第13-14页 |
·红松种仁有效成分 | 第14页 |
·社会、生态及经济意义 | 第14-16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和试验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6-17页 |
·外业试验及内业分析概况 | 第17-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结实型优树的选择 | 第18-19页 |
·结实型优良林分的选择 | 第18页 |
·结实型优树标准 | 第18页 |
·结实型优树的选择 | 第18-19页 |
·嫁接 | 第19页 |
·砧木的选择 | 第19页 |
·矮接砧木的选择 | 第19页 |
·高枝接砧木的选择 | 第19页 |
·嫁接方法 | 第19页 |
·红松果林的营建 | 第19-21页 |
·新建型 | 第19-20页 |
·地块选择 | 第19-20页 |
·造林方法 | 第20页 |
·幼林抚育与管护 | 第20页 |
·改建型 | 第20-21页 |
·高枝嫁接林分选择 | 第20页 |
·疏伐试验 | 第20页 |
·修枝试验 | 第20-21页 |
·其它促进结实试验 | 第21页 |
·松土试验 | 第21页 |
·地膜覆盖 | 第21页 |
·引种刺老芽试验 | 第21页 |
·试验样地的观测与调查 | 第21-23页 |
·物候观测 | 第21页 |
·生长与结实调查 | 第21-22页 |
·刺老芽产量调查 | 第22页 |
·其它调查 | 第22-23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3-34页 |
·结实型无性系的筛选 | 第23页 |
·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 第23-25页 |
·砧木树种的选择 | 第23页 |
·砧木年令的选择 | 第23-25页 |
·采穗母树年令的选择 | 第25页 |
·嫁接技术的研究 | 第25-27页 |
·髓心形成层贴接 | 第25页 |
·劈接与舌接试验 | 第25页 |
·不同时间嫁接试验 | 第25-26页 |
·嫁接植株的管理 | 第26-27页 |
·疏伐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修枝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截干位置试验 | 第28-29页 |
·保留顶生枝数量试验 | 第29-30页 |
·其它促进结实试验结果 | 第30页 |
·松土试验 | 第30页 |
·覆膜试验 | 第30页 |
·复合经营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用材与果林复合经营 | 第30-31页 |
·引种刺老芽试验 | 第31页 |
·最佳采种期的研究 | 第31-32页 |
·红松的物候 | 第32-3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问题讨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