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理论研究及其实现方案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1页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意义第9页
   ·笔者所做的工作第9-11页
第二章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基本理论第11-25页
   ·波过程的基本理论第11-18页
     ·波过程的物理概念第11-13页
       ·波速的确定第11-12页
       ·波阻抗的确定第12-13页
     ·波过程的特点第13页
     ·波过程计算的基本方程第13-15页
       ·波动方程的推导和求解第13-14页
       ·波动方程解的物理含义第14-15页
       ·波过程计算基本方程小结第15页
     ·行波的反射与折射第15-17页
       ·反射波和折射波产生的原因第15-16页
       ·反射波与折射波的计算第16页
       ·行波反射与折射的特点第16-17页
     ·波的衰减和变形第17-18页
   ·平行多导线系统的波动方程和相模变换第18-21页
     ·相模变换的基本概念第19-21页
       ·α、β、0变换及各分量的物理意义第19-20页
       ·α、β、0变换后模量电压波和电流波波速的确定第20-21页
     ·三种不对称短路的模量变换法分析第21页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基本原理第21-25页
     ·暂态行波信号中的故障距离信息第22页
     ·行波法故障测距的主要技术问题第22-25页
第三章 小波变换在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第25-41页
   ·连续小波变换第26-28页
     ·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性能第27-28页
     ·窗口Fourier变换与小波变换的区别第28页
   ·离散小波变换第28-32页
     ·离散小波与离散小波变换第28-29页
     ·多分辨与尺度函数第29-30页
       ·多分辨分析第29-30页
       ·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的二尺度方程第30页
     ·Mallat算法第30-32页
   ·二进小波变换及信号的奇异性检测第32-37页
     ·二进小波及二进小波变换第32-33页
     ·基于B样条的二进小波函数与尺度函数第33-34页
     ·二进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算法第34-35页
     ·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表示及奇异性检测理论第35-36页
     ·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重构原信号第36-37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启动元件第37-38页
   ·小波变换的故障选线与选相原理第38-41页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故障选线原理第38页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故障选相原理第38-41页
第四章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第41-49页
   ·阻抗测距法第41-45页
     ·基于工频基波分量的阻抗法测距第41-43页
     ·解微分方程测距第43-45页
   ·行波法测距第45-47页
     ·利用单端数据的算法第45-46页
     ·利用双端数据的算法第46-47页
   ·各种测距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47-49页
第五章 行波法故障测距装置的设计第49-76页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硬件原理第50-51页
   ·GPS时间信息的接收第51-52页
   ·GPS失步后时钟信号的CPLD实现第52-55页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第52-53页
     ·GPS失步监测及实现方案第53-54页
     ·MAX PLUSⅡ仿真第54-55页
     ·误差分析第55页
   ·高速数据采集卡核心器件介绍第55-58页
     ·主CPU的选择第56页
     ·高速ADC的选择第56-57页
     ·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选择第57-58页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第58页
   ·故障测距装置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第58-71页
     ·模拟信号的调理第59-60页
     ·时标系统第60-63页
       ·时标系统的CPLD实现第61-62页
       ·C8051F020的工作过程第62页
       ·计时器和地址计数器的工作过程第62页
       ·将地址计数器和计时器中的数据送至双口RAM第62-63页
     ·高速模/数转换第63-64页
     ·地址总线CPLD第64-67页
     ·数据总线CPLD第67-69页
     ·与ISA总线接口CPLD第69-71页
   ·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电磁兼容性第71-72页
   ·行波法故障测距装置的软件设计第72-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简易垃圾填埋场安全评价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假单胞菌Pha降解苯酚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