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页 |
| 1 耕地地力概述 | 第9-10页 |
| ·耕地地力定义 | 第9页 |
| ·耕地地力要素 | 第9-10页 |
| 2 耕地调查与评价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3 WebGIS技术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GIS的发展 | 第11-13页 |
| ·传统GIS的弊端 | 第12页 |
| ·Intranet GIS的优势 | 第12-13页 |
| ·WebGIS的实现技术 | 第13-15页 |
| ·通用网关接口(CGI) | 第13-14页 |
| ·Plug-ins GIS插件 | 第14-15页 |
| ·Java Applet | 第15页 |
| 4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鄂州市耕地地力评价 | 第16-27页 |
| 1 研究区概况概况 | 第16-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自然条件 | 第16页 |
| ·主要成土母质 | 第16-17页 |
|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17页 |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17-18页 |
| 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3 软硬件准备 | 第18-19页 |
| ·硬件准备 | 第18-19页 |
| ·软件准备 | 第19页 |
| 4 资料收集整理 | 第19页 |
| ·野外调查资料 | 第19页 |
| ·基础及专题图件资料 | 第19页 |
| 5 野外调查与采样 | 第19-20页 |
| ·野外调查 | 第19页 |
| ·土样点的确定与采集 | 第19-20页 |
| ·土样采集 | 第20页 |
| 6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0页 |
| 7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页 |
| ·属性数据内容 | 第20页 |
| ·野外调查资料 | 第20页 |
| ·室内化验分析资料 | 第20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20页 |
| 8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20-21页 |
| ·空间数据库的内容 | 第20-21页 |
| ·图件数字化 | 第21页 |
| ·坐标及投影转换 | 第21页 |
| 9 评价因素的选择 | 第21页 |
| 10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21-22页 |
| 1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2-23页 |
| 12 数据标准化 | 第23-24页 |
| ·定性因素的量化处理 | 第23-24页 |
| ·土壤表层质地 | 第23页 |
| ·成土母质 | 第23页 |
| ·坡向 | 第23-24页 |
| ·障碍类型 | 第24页 |
| ·定量化指标的隶属函数 | 第24页 |
| 13 地力评价 | 第24-27页 |
| ·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耕地地力分析 | 第27-37页 |
| 1 耕地地力数量及空间分布 | 第27-29页 |
| ·鄂州市总面积统计 | 第27页 |
| ·耕地地力等级面积统计 | 第27-28页 |
| ·耕地地力空间分布分析 | 第28-29页 |
| ·耕地地力等级地域分布 | 第28页 |
| ·耕地地力等级的行政区域分布 | 第28-29页 |
| 2 耕地地力等级分述 | 第29-37页 |
| ·一等地分析 | 第29-32页 |
| ·空间分布 | 第29页 |
| ·面积统计 | 第29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29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29-32页 |
| ·二等地分析 | 第32页 |
| ·空间分布: | 第32页 |
| ·面积统计 | 第32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32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32页 |
| ·三等地分析 | 第32-33页 |
| ·空间分布 | 第32页 |
| ·面积统计 | 第32-33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33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33页 |
| ·四等地分析 | 第33-34页 |
| ·空间分布 | 第33页 |
| ·面积统计 | 第33-34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34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34页 |
| ·五等地分析 | 第34-35页 |
| ·空间分布 | 第34页 |
| ·面积统计 | 第34-35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35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35页 |
| ·六等地分析 | 第35-37页 |
| ·空间分布 | 第35页 |
| ·面积统计 | 第35页 |
| ·主要属性分析 | 第35-36页 |
| ·评定结果概述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GIS支持下农田土壤速效养分评价与推荐施肥 | 第37-42页 |
| 1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和工作环境 | 第3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37页 |
| ·工作环境 | 第3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预备工作 | 第37页 |
| ·采样点坐标的确定 | 第37-38页 |
| ·野外取样 | 第38页 |
| ·实验室养分分析 | 第38页 |
| 3 土壤养分评价 | 第38-40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9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页 |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 ·综合评分、定级 | 第40页 |
| 4 基于养分等级的推荐施肥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成果的网络发布 | 第42-48页 |
| 1 Web GIS软件选择 | 第42页 |
| 2 ArcIMS体系特点 | 第42-44页 |
| ·ArcIMS体系结构 | 第43页 |
| ·ArcIMS的技术特点 | 第43-44页 |
| ·基于标准的Internet技术 | 第43页 |
| ·数据格式兼容性 | 第43-44页 |
| ·二次开发便捷 | 第44页 |
| 3 湖北省鄂州市土壤信息网络的WebGIS系统开发思路 | 第44-45页 |
|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 | 第44-45页 |
| ·空间数据库选取 | 第45页 |
| 4 发布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 5 系统运行环境及功能简介 | 第46-48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46页 |
| ·系统功能简介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