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5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5-6页 |
(一) 文献法 | 第6页 |
(二) 比较法 | 第6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6-11页 |
(一) 关于书院的起源 | 第6-8页 |
(二) 关于书院的办学层次 | 第8-9页 |
(三) 关于书院的特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书院的大学特征 | 第11-21页 |
一、书院生徒的入学年龄 | 第11-12页 |
二、书院的学习内容 | 第12-14页 |
三、书院教师 | 第14-16页 |
四、书院生徒的出路和去向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书院的大学精神 | 第21-36页 |
一、大学精神 | 第21页 |
二、书院的大学精神 | 第21-36页 |
(一) 书院的包容性 | 第21-26页 |
(二) 教、学和学术自由(民主) | 第26-29页 |
(三) 自治权(自主权) | 第29-36页 |
第三章 书院大学精神的丢失 | 第36-44页 |
一、书院官学化是书院大学精神丢失的主要原因 | 第36-39页 |
二、科举制的僵化加速书院官学化进程 | 第39-42页 |
三、缺乏系统科学的书院管理制度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