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33页 |
·获得多价转基因植物的策略 | 第12-19页 |
·多基因和多个表达载体构建策略 | 第13-15页 |
·基因转化策略 | 第15-1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7-19页 |
·融合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利用融合蛋白对目的基因进行示踪 | 第19-20页 |
·利用融合基因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20-21页 |
·利用融合蛋白改变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 | 第21页 |
·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基因融合 | 第21-22页 |
·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策略 | 第22-25页 |
·在植物与病原识别水平上调控而激活植物的抗病机制 | 第23-24页 |
·导入植物防卫反应基因增强植物抗病性 | 第24-25页 |
·导入降解或抑制病原菌致病因子的基因使植物抗病 | 第25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 第25-27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特性和分类 | 第25-26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应用 | 第26-27页 |
·硫堇蛋白 | 第27-30页 |
·硫堇蛋白的分类 | 第28页 |
·硫堇蛋白的合成过程 | 第28-29页 |
·硫堇蛋白的体外抗菌作用 | 第29页 |
·硫堇蛋白的异源表达 | 第29-30页 |
·MAR序列在防止基因沉默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基因沉默现象 | 第30-31页 |
·使用MAR序列防止基因沉默 | 第3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58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6页 |
·植物材料 | 第3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3-34页 |
·生化试剂和其它材料来源 | 第34页 |
·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数据库 | 第34-35页 |
·PCR引物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58页 |
·植物材料的种植 | 第36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6-40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3页 |
·根癌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3页 |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 第43-45页 |
·烟草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45-46页 |
·烟草再生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 第46-48页 |
·转基因植株的Northern blot检测 | 第48-50页 |
·转基因植物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50-57页 |
·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50-54页 |
·转基因烟草蛋白质的提取 | 第54-55页 |
·蛋白质的转膜和杂交 | 第55-57页 |
·转基因烟草蛋白提取液中CHI和GLU活性的测定 | 第57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检测 | 第57-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93页 |
·构建融合蛋白的可行性分析 | 第58-66页 |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分析 | 第58-60页 |
·物理化学特性曲线预测 | 第60-61页 |
·二级结构预测、潜在的信号肽与断裂位点、转膜区分析 | 第61-64页 |
·三个蛋白的3-D结构建模分析及融合蛋白空间构象的预测 | 第64-66页 |
·CHI、THI和GLU的克隆 | 第66-69页 |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66-67页 |
·RT-PCR克隆目的基因 | 第67页 |
·目的基因的测序 | 第67-68页 |
·构建融合基因所需片段的克隆 | 第68-69页 |
·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9-73页 |
·融合基因的构建过程 | 第69-70页 |
·融合基因的PCR鉴定 | 第70页 |
·融合基因的测序 | 第70-73页 |
·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3-75页 |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75-76页 |
·烟草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76-77页 |
·烟草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77-78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分析 | 第78-79页 |
·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blot分析 | 第79-81页 |
·转基因烟草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81-86页 |
·抗体的制备 | 第81-84页 |
·融合蛋白FG1的细胞定位 | 第84-85页 |
·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85-86页 |
·融合蛋白中各组分蛋白的活性测定 | 第86-87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分析 | 第87-93页 |
·体外抗菌试验 | 第87-89页 |
·植物体活体抗菌试验 | 第89-93页 |
4 讨论 | 第93-99页 |
·表达融合蛋白中的问题 | 第93-94页 |
·植物抗病反应中抗真菌蛋白的协同效应 | 第94-95页 |
·抗病蛋白的细胞定位对其作用的影响 | 第95-96页 |
·MARS序列增强基因表达的原理 | 第96页 |
·影响大肠杆菌中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 第96-99页 |
5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