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9页
   ·引言第10页
   ·国外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进程第10-11页
   ·国内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进程第11-15页
     ·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方面的研究第11-12页
     ·天津市异形柱框轻结构规程编制组的研究第12-13页
     ·广东省《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DBJ/T15-15-95)》的研究第13-14页
     ·上海市宽肢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第14页
     ·其他研究机构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第14-15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9页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及轴压比限值的分析第19-39页
   ·引言第19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设计的一般原则第19-21页
     ·“三水准,二阶段”的设计思想第19-20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二阶段设计方法和一般原则第20-21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第21-27页
     ·各国规范对于层间位移的相关规定第21-22页
     ·控制层间变形的参数第22-23页
     ·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的取值依据第23-24页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取值依据第24-27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比的讨论第27-37页
     ·各国规范对于柱轴压比的相关规定第27-29页
     ·柱轴压比限值的由来和公式推导第29-34页
     ·相关规程及研究对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规定及本文的取值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延性分析第39-71页
   ·引言第39页
   ·延性的基本概念第39-41页
     ·延性的定义第39页
     ·延性的指标第39-40页
     ·影响延性的因素第40-41页
     ·延性概念对结构抗震的含义第41页
   ·约束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基本假定第41-42页
     ·约束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41-42页
     ·计算的基本假定第42页
   ·箍筋对异形柱约束作用的研究第42-46页
     ·矩形柱箍筋的约束作用第42-43页
     ·异形柱箍筋的约束作用第43-46页
   ·T形柱截面曲率的计算第46-62页
     ·屈服曲率的计算第46-53页
     ·极限状态的曲率计算第53-59页
     ·屈服状态时的曲率计算公式简化第59-62页
   ·T形柱截面曲率延性实用计算公式第62-66页
   ·T形柱曲率延性计算公式的验证第66-70页
   ·本章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性分析第71-103页
   ·引言第71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和层数的研究现状第71-72页
     ·天津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第71-72页
     ·上海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研究的相关规定第72页
   ·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的说明第72-73页
     ·设计地震分组的由来第72-73页
     ·场地类别的划分第73页
   ·异形柱内力分析方法第73-77页
     ·异形柱的单元模型第73-75页
     ·框架梁的计算长度第75页
     ·结构计算参数的选取第75-77页
   ·几个常用结构计算软件关于异形柱设计功能的比较第77页
   ·PKPM软件中异形柱正截面设计的理论依据第77-78页
   ·弹性分析的计算方法第78-82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78-81页
     ·弹性动力时程反应法第81-82页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82-83页
   ·算例分析第83-100页
     ·计算输出结果的说明第83页
     ·算例概述第83-84页
     ·算例1~3(2跨8层)第84-91页
     ·算例4、5(3跨8层,柱肢高厚比为3、4)第91-95页
     ·算例6~8(2跨6层、3跨6层)第95-99页
     ·几点讨论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103-134页
   ·引言第103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03-108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发展及现状第103-104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基本流程和计算步骤第104-105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力学模型第105-107页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恢复力模型第107-108页
   ·平面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程序NDAS2D功能介绍第108-114页
     ·NDAS2D程序功能和特点第108页
     ·NDAS2D程序的文件管理第108-109页
     ·NDAS2D程序的组织和运行顺序第109页
     ·NDAS2D程序的输入文件DATA.N2D数据的说明第109-114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异形柱屈服面计算公式推导及程序编制第114-12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异形柱屈服面计算公式推导第114-121页
     ·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异形柱屈服面的程序编制第121-122页
   ·算例分析第122-132页
     ·算例1~3(2跨8层)第124-129页
     ·算例4、5(3跨8层,柱肢高厚比为3、4)第129-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34-137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34-135页
   ·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的视频编码器的研究
下一篇:振动搅拌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