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 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实施背景 | 第6-10页 |
(一)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任命制度 | 第6-9页 |
1 、 我国中小学教师任命制度概况 | 第6-7页 |
2 、 中小学教师任命制教育行政机关、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 第7-8页 |
3 、 教师任命制度制约了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 第8-9页 |
(二)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概况 | 第9-10页 |
1 、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实施背景 | 第9页 |
2 、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进展概况 | 第9-10页 |
二、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确立了新的教师用人制度 | 第10-18页 |
(一)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内涵及特点 | 第10-12页 |
1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内涵 | 第11页 |
2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特点 | 第11-12页 |
(二) 以法律与聘任合同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 | 第12-13页 |
(三) 学校对教师实行聘任合同管理 | 第13-17页 |
(四) 教师聘任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 第17-18页 |
三、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18-31页 |
(一) 教师、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与职责不明确 | 第18-19页 |
(二) 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1 、 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订立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2 、 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内容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三) 解聘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1 、 特级教师被解聘事件分析 | 第21-24页 |
2 、 尹健庭事件分析 | 第24-25页 |
3 、 末位淘汰制分析 | 第25-27页 |
(四) 教师聘任制存在问题的不利影响 | 第27-28页 |
1 、 不利于学校及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工作 | 第27-28页 |
2 、 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 第28页 |
3 、 对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 第28页 |
(五) 反思教师聘任制中存在问题 | 第28-31页 |
1 、 工具主义对教师聘任制实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 、 在教师聘任制实施中,没有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 第30页 |
3 、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处于被动地位 | 第30-31页 |
四、 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议 | 第31-40页 |
(一) 树立正确的聘任观念 | 第31-35页 |
1 、 关注教育中人的内在价值 | 第31-32页 |
2 、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 第32-33页 |
3 、 在教师聘任制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 第33-35页 |
4 、 教师聘任制实施中,切实转变观念 | 第35页 |
(二) 明确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和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 | 第35-37页 |
1 、 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与教师的权利义务 | 第35-36页 |
2 、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权利义务 | 第36-37页 |
(三) 完善聘任制的合同管理 | 第37-40页 |
1 、 规范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 | 第37-38页 |
2 、 完善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订立 | 第38页 |
3 、 完善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内容 | 第38-39页 |
4 、 教师聘任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及合同内容实施 | 第39-40页 |
五、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回归 | 第40-47页 |
(一) 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 | 第41-42页 |
(二) 美国及加拿大中小学教师聘任的操作概要 | 第42-43页 |
(三) 美国终身职教师的规定 | 第43-44页 |
(四) 对我国教师聘任制的启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