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犯罪中止研究

引子 一个案例第1-9页
第一部分 犯罪中止的理论基础第9-13页
 一、 各种学说及评析第9-11页
 二、 本文观点第11-13页
第二部分 犯罪中止的概念第13-16页
 一、 各种观点及评析第13-14页
 二、 本文的界定第14-16页
第三部分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第16-28页
 一、 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第16-18页
 二、 犯罪中止行为条件第18-28页
  (一) 犯罪中止行为的时间性条件第19-21页
  (二) 犯罪中止行为的自动性条件第21-24页
  (三) 犯罪中止行为的未完成性条件第24-25页
  (四) 犯罪中止行为的有效性条件第25-28页
第四部分 犯罪中止的例外第28-36页
 一、 中止犯与另罪既遂犯的竞合第28-31页
 二、 准中止犯第31-36页
第五部分 犯罪中止的适用第36-51页
 一、 犯罪中止的适用范围第36-40页
  (一) 关于重罪与轻罪的问题第36-38页
  (二) 关于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问题第38-40页
 二、 犯罪中止与其他犯罪形态的界限第40-43页
  (一) 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的界限第40-41页
  (二)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界限第41-43页
 三、 共同犯罪的中止第43-51页
  (一) 我国现行的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第43-44页
  (二) 对传统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反思第44-45页
  (三) 国外解决方案:脱离共犯关系第45-47页
  (四) 我国解决方案:增设共同犯罪部分中止为法定从宽情节第47-51页
第六部分 中止犯的处罚第51-55页
 一、 各国的规定及对我国规定的理解第51-53页
 二、 关于“损害”的理解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红外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定量分析应用基础的研究
下一篇:中东天然气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