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页 |
一、 控制股东和弱势股东概念定位 | 第8-11页 |
二、 控制股东与弱势股东关系之历史演变 | 第11-15页 |
(一) 绝对平等--全体同意规则 | 第11-12页 |
(二) 少数服从多数--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2-13页 |
(三) 对弱势股东权利的兼顾--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例外 | 第13-14页 |
(四) 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衡平规则94 | 第14页 |
(五) 信义关系的确立--控制股东对弱势股东的诚信义务 | 第14-15页 |
三、 控制股东滥权的实态考察及弱势股东权利保护的现实意义 | 第15-18页 |
四、 控制股东对弱势股东的诚信义务 | 第18-34页 |
(一) 法理基础 | 第18-23页 |
1 、 法哲学依据 | 第18-20页 |
2 、 民法学原理 | 第20-22页 |
3 、 公司法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制度价值 | 第23-24页 |
(三) 诚信义务的内容 | 第24-33页 |
1 、 注意义务 | 第25-26页 |
2 、 忠实义务 | 第26-33页 |
(四) 我国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五、 控制股东违反诚信义务的民事责任 | 第34-42页 |
六、 控制股东权利约束 | 第42-49页 |
(一) 表决权限制 | 第42-44页 |
(二) 表决权排除 | 第44-45页 |
(三) 不利益影响限制原则 | 第45页 |
(四) 独立董事及外部监事制衡 | 第45-49页 |
七、 弱势股东权利强化 | 第49-60页 |
(一) 确保知情权 | 第49-50页 |
(二) 赋予特定事项支配权 | 第50-53页 |
(三) 完善弱势股东表决权 | 第53-56页 |
(四) 明确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 | 第56-57页 |
(五) 强化弱势股东诉权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