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佛教寺院经济与世俗王权社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绪论 | 第6-8页 |
(一) 关于佛教寺院经济的研究概况 | 第6-7页 |
(二) 本文若干概念界定及采用理论 | 第7-8页 |
二 佛教的传播及寺院经济的发展 | 第8-14页 |
(一) 佛教的传播及寺院经济概况 | 第8-12页 |
1 佛教的初传时期 | 第8-9页 |
2 佛教的广泛传播时期 | 第9-11页 |
3 佛教的兴盛时期 | 第11-12页 |
(二) 寺院经济主要来源 | 第12-14页 |
1 国家统治阶层的扶持 | 第12-13页 |
2 士民信徒的捐赠布施 | 第13-14页 |
3 佛教寺院的侵夺 | 第14页 |
三 寺院经济与世俗国家经济利益的纷争及其自我调整 | 第14-24页 |
(一) 资源分割 | 第14-21页 |
1 劳动人口方面 | 第14-17页 |
2 土地资源方面 | 第17-19页 |
3 物质资源方面 | 第19-20页 |
4 资财方面 | 第20-21页 |
(二) 禅宗与“百丈清规” | 第21-24页 |
四 寺院经济与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社会的矛盾冲突 | 第24-31页 |
(一) 寺院经济势力对封建国家法度的破坏 | 第24-25页 |
(二) 世俗社会对佛教经济势力发展的关注 | 第25-27页 |
(三) 王权国家对佛教寺院经济势力的抑制 | 第27-31页 |
1 北朝的两次灭佛 | 第27-29页 |
2 唐武宗“会昌法难” | 第29-31页 |
五 结语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