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3页 |
1 果树性状遗传变异的方式和特点 | 第7页 |
2 果树性状遗传变异研究的现状 | 第7-12页 |
·果树生物学性状的遗传 | 第7-8页 |
·树性的遗传 | 第7-8页 |
·枝、叶、花性状的遗传 | 第8页 |
·果实经济性状的遗传 | 第8-10页 |
·果实大小和果形的遗传 | 第8-9页 |
·果实内含物的遗传 | 第9页 |
·果实成熟期的遗传 | 第9页 |
·果实颜色的遗传 | 第9-10页 |
·果实其它性状的遗传 | 第10页 |
·果树童期的遗传 | 第10-11页 |
·果树抗性遗传 | 第11-12页 |
3 应用与展望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4-17页 |
·田间性状调查 | 第14-15页 |
·植物学性状调查 | 第14-15页 |
·生物学性状及调查方法 | 第15页 |
·冬枣实生苗叶片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叶片采集及叶片组织结构观察方法 | 第15页 |
·叶片表观特征 | 第15-16页 |
·枝条组织结构观察 | 第16-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44页 |
1 枣实生苗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 第17-23页 |
·树体大小及分枝 | 第17-19页 |
·叶片 | 第19-20页 |
·针刺 | 第20-23页 |
2 枣实生后代开花、结果性状的遗传变异 | 第23-29页 |
·实生后代开花情况 | 第23-24页 |
·实生苗花开时间及分离情况 | 第24页 |
·枣实生后代结果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第24-29页 |
·枣实生后代结果株率与果实大小的遗传分离 | 第24-27页 |
·枣实生后代果实形状的遗传分离 | 第27页 |
·枣实生后代果核大小的遗传分离 | 第27-29页 |
3 冬枣实生后代叶片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遗传变异特点 | 第29-35页 |
·冬枣实生苗叶片形态指标的遗传 | 第29-31页 |
·冬枣实生苗及其亲本叶片气孔特征 | 第31-33页 |
·气孔大小及密度 | 第31-32页 |
·气孔大小、密度与生长势的关系 | 第32-33页 |
·冬枣实生苗叶片解剖特征 | 第33-35页 |
·冬枣实生后代叶片结构观察 | 第33页 |
·冬枣实生后代叶片结构指标的变异 | 第33-34页 |
·冬枣实生后代叶片组织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 | 第34-35页 |
4 枣实生后代枝条解剖结构及遗传变异特点 | 第35-44页 |
·枣实生后代一年生枝条解剖结构 | 第35-36页 |
·冬枣实生后代枝条解剖性状的变异 | 第36-38页 |
·三种亲本组合单株间枝条解剖性状分离状况 | 第36-38页 |
·三种亲本组合实生后代间枝条解剖性状的变异 | 第38页 |
·不同品种枣实生后代枝条解剖性状分析 | 第38-43页 |
·同一品种枣实生后代间枝条解剖性状的变异 | 第38-41页 |
·不同品种枣实生后间代枝条解剖性状的差异比较 | 第41-43页 |
·枣实生后代枝条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英文摘要 | 第54-56页 |
图版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