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 引言 | 第7-9页 |
二、 立法概况 | 第9-23页 |
(一) 中国国家工作人员或公务员的立法概况 | 第9-21页 |
1.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大陆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沿革 | 第9-15页 |
2. 台湾刑法中的公务员 | 第15-18页 |
3. 香港刑法中的公务员 | 第18-20页 |
4. 澳门刑法中的公务员 | 第20-21页 |
(二) 国外刑法中的公职人员或公务员 | 第21-23页 |
三、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 | 第23-27页 |
(一) 对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理解 | 第24-25页 |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与干部、国家干部概念的关系 | 第25-27页 |
四、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征 | 第27-35页 |
(一) 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 | 第28-33页 |
(二) 国家工作人员的形式特征 | 第33-35页 |
五、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标准 | 第35-39页 |
(一) 国内三种学说比较研究 | 第35-37页 |
(二) “折衷论”的科学依据 | 第37-39页 |
六、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 第39-65页 |
(一) 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概述 | 第39-42页 |
(二) 国家工作人员具体范围 | 第42-64页 |
1. 第一类--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 | 第43-49页 |
2. 第二类--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 | 第49-54页 |
3. 第三类--受委派人员的范围 | 第54-58页 |
4. 第四类--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 | 第58-64页 |
(三) 四类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比较 | 第64-65页 |
七、 中外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的立法比较 | 第65-69页 |
(一) 立法方式的比较 | 第65-66页 |
(二) 名称规定的比较 | 第66-67页 |
(三) 范围划分的比较 | 第67-68页 |
(四) 处罚规定的比较 | 第68-69页 |
八、 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理解与完善 | 第69-71页 |
(一) 对国家工作人员立法例的现实性理解 | 第69-70页 |
(二) 国家工作人员的立法完善 | 第70-71页 |
九、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