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研究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目的 | 第8-11页 |
·以检验DNA为目的 | 第8-9页 |
·以研究抗肿瘤、抗病毒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为目的 | 第9-10页 |
·药物筛选 | 第10-11页 |
·以人工核酸酶的设计为目的 | 第11页 |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位点及模式 | 第11-12页 |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非共价结合 | 第11-12页 |
·共价结合和剪切作用 | 第12页 |
·常用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光谱法 | 第12-13页 |
·序列凝胶电泳及足印迹分析技术 | 第13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13页 |
·其他方法 | 第13页 |
·DNA的提取 | 第13-17页 |
·细胞的破碎 | 第14页 |
·DNA与蛋白质的分离 | 第14-15页 |
·多糖类杂质的去除 | 第15页 |
·DNA与RNA的分离 | 第15页 |
·DNA的沉淀 | 第15页 |
·DNA纯度的测定 | 第15-16页 |
·植物D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除草剂的研制与开发 | 第17页 |
·生物合理设计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构思 | 第1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8-22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试剂与溶液配置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稗草总DNA提取 | 第22-31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DNA纯度 | 第23页 |
·DNA产率 | 第23页 |
·条件优化 | 第23-29页 |
·紫外光谱 | 第29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纯度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水稻DNA的提取 | 第31-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1-37页 |
·所提取DNA的紫外光谱 | 第37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纯度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苯噻草胺与水稻DNA及稗草DNA作用的谱学研究 | 第39-47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纯水稻DNA与稗草DNA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39-40页 |
·苯噻草胺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40-41页 |
·苯噻草胺浓度对DNA紫外吸收的影响 | 第41页 |
·苯噻草胺对变性稗草DNA紫外吸收的影响 | 第41-42页 |
·苯噻草胺对稗草在不同生长期的DNA紫外吸收的影响 | 第42页 |
·时间对苯噻草胺-DNA体系吸光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温度对苯噻草胺-DNA体系统光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2-氨基苯并噻唑与稗草DNA的作用 | 第44页 |
·8-氨基喹啉与稗草DNA的作用 | 第44-45页 |
·8-羟基喹啉与稗草DNA的作用 | 第45页 |
·稗草DNA与萘作用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苯噻草胺-稗草DNA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 第47-53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苯噻草胺的伏安曲线 | 第47-48页 |
·水稻DNA与稗草DNA的伏安曲线 | 第48页 |
·苯噻草胺-稗草DNA复合物的伏安曲线 | 第48-49页 |
·苯噻草胺-水稻DNA复合物的伏安曲线 | 第49-50页 |
·稗草DNA浓度对苯噻草胺与稗草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50-51页 |
·苯噻草胺与不同生长时期的稗草DNA与水稻DNA相互作用的极谱测定 | 第51页 |
·作用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