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号的特征分析、自动识别与参数提取
| 1 绪论 | 第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调制方式识别的总体结构 | 第9-13页 |
| ·本文特点与组织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数字与模拟调制信号的区分及符号速率估计 | 第15-27页 |
| ·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的特征 | 第15页 |
| ·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的计算机仿真 | 第15-20页 |
| ·模拟调制信号特征 | 第16页 |
| ·数字调制信号特征 | 第16-18页 |
| ·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 | 第18-20页 |
| ·结论 | 第20页 |
| ·基带信号的符号速率估计 | 第20-22页 |
| ·符号速率估计的其他方法 | 第22-26页 |
| ·延迟-相乘(D&M)检测法 | 第22-24页 |
| ·高阶谱分析 | 第24-26页 |
| ·小波分析用于符号速率估计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模拟调制的识别算法 | 第27-37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识别特征 | 第27-28页 |
| ·模拟调制方式的识别 | 第28-32页 |
| ·门限的选择 | 第32-35页 |
| ·非弱信号段判决门限的选择 | 第32页 |
| ·识别特征的判决门限的确定 | 第32-35页 |
| ·模拟调制识别的计算机仿真 | 第35页 |
| ·模拟调制信号的参数估计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信道盲均衡 | 第37-48页 |
| ·引言 | 第37-38页 |
| ·利用接收端循环平稳性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 | 第38-46页 |
| ·过采样信号与过采样信道 | 第38-41页 |
| ·基于循环平稳性的信道盲均衡的时域方法 | 第41-46页 |
|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数字调制的识别算法 | 第48-70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星座图的恢复 | 第48-51页 |
| ·信号星座图的聚类分析 | 第51-5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山峰聚类法 | 第51-52页 |
| ·减法聚类法 | 第52-54页 |
| ·对信号星座图进行减法聚类 | 第54-55页 |
| ·星座图的归一化 | 第55-59页 |
| ·判定星座图的中心 | 第55-58页 |
| ·星座图的大小与位置归一化 | 第58-59页 |
| ·调制识别算法 | 第59-64页 |
| ·星座图形状的建模 | 第59-61页 |
| ·用于星座图形状分类的最大似然准则 | 第61-62页 |
| ·在星座图形状模型中网格尺寸的选择 | 第62-64页 |
| ·性能仿真 | 第64-67页 |
| ·16QAM对V.29 | 第64-66页 |
| ·不同调制状态数目的调制识别 | 第66-67页 |
| ·数字调制方式识别结论 | 第67页 |
| ·综合调制方式识别 | 第67-69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识别算法 | 第68页 |
| ·性能仿真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束语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A | 第76-77页 |
| 附录B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