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CO_2的环境效应及捕获技术 | 第11-15页 |
·温室效应 | 第11-12页 |
·CO_2减排系统 | 第12-14页 |
·CO_2捕获技术 | 第14-15页 |
·CO_2高温吸附(收)剂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沸石分子筛与活性炭 | 第15-16页 |
·水滑石类化合物 | 第16页 |
·钙基吸收剂 | 第16-17页 |
·锂基吸收剂 | 第17-18页 |
·Li_4SiO_4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Li_4SiO_4合成方法研究 | 第18-20页 |
·Li_4SiO_4吸收CO_2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实验材料、实验方案及测试方法 | 第24-3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4-26页 |
·实验器皿 | 第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实验原料 | 第24-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方案 | 第26-28页 |
·固相法合成Li_4SiO_4 | 第27页 |
·以煤矸石为硅源固相法合成Li_4SiO_4 | 第27页 |
·液相法合成Li_4SiO_4 | 第27-28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28-31页 |
·Li_4SiO_4合成的热力学分析 | 第28-30页 |
·Li_4SiO_4吸收CO_2的热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1-32页 |
·物相分析 | 第31页 |
·形貌分析 | 第31页 |
·热分析 | 第31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1页 |
·样品吸收CO_2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3 固相法合成Li_4SiO_4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32-42页 |
·固相法合成Li_4SiO_4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温度对合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原料配比对合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石英粒度对Li_4SiO_4的合成及其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纯Li_4SiO_4的固相法合成及研究 | 第39-41页 |
·物相分析 | 第39-40页 |
·形貌分析 | 第40页 |
·样品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以煤矸石为原料合成Li_4SiO_4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42-49页 |
·煤矸石原料及其预处理 | 第42-44页 |
·煤矸石原料的化学组成 | 第42页 |
·煤矸石原料的热分析 | 第42-43页 |
·煤矸石原料及煅烧活化样的物相分析 | 第43-44页 |
·煤矸石活化料酸浸后的物相分析 | 第44页 |
·以煤矸石为原料合成Li_4SiO_4及其性能研究 | 第44-48页 |
·物相分析 | 第44-45页 |
·形貌分析 | 第45-47页 |
·样品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液相法合成Li_4SiO_4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49-56页 |
·溶胶-凝胶法合成Li_4SiO_4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49-53页 |
·前驱体热分析 | 第49-50页 |
·前驱体和合成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50页 |
·前驱体的形貌和能谱分析 | 第50-51页 |
·合成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51页 |
·合成样品的CO_2吸收性能研究 | 第51-53页 |
·水热法合成Li_4SiO_4及其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53-55页 |
·前驱体的物相分析 | 第53页 |
·合成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53-54页 |
·前驱体和合成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54-55页 |
·合成样品吸收CO_2性能研究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