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8页 |
§1.1 蓄热室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其热效率的若干因素 | 第7-8页 |
§1.1.1 蓄热室的工作原理 | 第7页 |
§1.1.2 影响蓄热室热效率的因素 | 第7-8页 |
§1.2 提高蓄热室热效率的若干方法 | 第8-13页 |
§1.2.1 改善气体在蓄热室内的分布均匀性 | 第8页 |
§1.2.2 在蓄热室底部装设空气喷射器 | 第8-9页 |
§1.2.3 采用喇叭型宽口径烟道入口结构 | 第9页 |
§1.2.4 提高蓄热室的换热强度 | 第9-11页 |
§1.2.5 蓄热室结构的选择及改进 | 第11-12页 |
§1.2.6 蓄热室格子砖的选材 | 第12-13页 |
§1.3 玻璃熔窑蓄热室的模拟 | 第13-17页 |
§1.3.1 玻璃熔窑蓄热室的物理模拟 | 第13-14页 |
§1.3.2 玻璃熔窑蓄热室的数值模拟 | 第14-17页 |
§1.4 玻璃熔窑蓄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17-26页 |
§1.4.1 国内外玻璃熔窑蓄热室CAD技术的发展 | 第17-20页 |
§1.4.2 数据库技术概论 | 第20-26页 |
§1.4.2.1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 第21-24页 |
§1.4.2.2 数据库基本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玻璃熔窑蓄热室的三维数学模型 | 第28-40页 |
§2.1 玻璃熔窑蓄热室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5页 |
§2.1.1 玻璃熔窑蓄热室气流场的三维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2.1.1.1 空度和有关的源项的计算 | 第30-31页 |
§2.1.2 玻璃熔窑蓄热室温度场的三维数学模型 | 第31-35页 |
§2.1.2.1 集总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33-35页 |
§2.2 玻璃熔窑蓄热室三维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5-38页 |
§2.2.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5-37页 |
§2.2.2 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程序流程 | 第37-38页 |
§2.3 影响玻璃熔窑蓄热室数学模型的主要参数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玻璃熔窑蓄热室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0-53页 |
§3.1 软件设计系统概述 | 第40-46页 |
§3.1.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第40页 |
§3.1.2 系统结构 | 第40-46页 |
§3.2 设计蓄热室数据库 | 第46-53页 |
§3.2.1 数据库设计与实施 | 第46-48页 |
§3.2.2 数据库表的建立和说明 | 第48-53页 |
第四章 基于数据库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编制和使用 | 第53-71页 |
§4.1 系统具有的功能 | 第53-54页 |
§4.2 系统主菜单的编制 | 第54-55页 |
§4.3 系统管理模块的编制 | 第55-58页 |
§4.4 数据输入模块的编制 | 第58-61页 |
§4.5 查询模块的编制 | 第61-63页 |
§4.6 蓄热室设计模块的编制 | 第63-65页 |
§4.7 方案评价模块的编制 | 第65-66页 |
§4.8 系统的应用 | 第66-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