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UT | 第3-4页 |
目 录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1. 1 Access Grid的发展 | 第7-8页 |
§1. 2 文章主要的贡献 | 第8-9页 |
§1. 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Access Grid的基本架构 | 第10-31页 |
§2. 1 Grid基础 | 第10-13页 |
§2. 1. 1 Grid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1. 2 Grid的架构 | 第11-13页 |
§2. 2 Access Grid的概念 | 第13-15页 |
§2. 2. 1 Access Grid定义 | 第13-14页 |
§2. 2. 2 Access Grid的设计目标 | 第14-15页 |
§2. 2. 3 Access Grid的优势 | 第15页 |
§2. 3 Access Grid的模型架构 | 第15-27页 |
§2. 3. 1 Access Grid的基本组成 | 第15-17页 |
§2. 3. 2 Access Grid结点的基本要求 | 第17-19页 |
§2. 3. 3 Access Grid结点的软件架构 | 第19-27页 |
§2. 4 Access Grid的实现 | 第27页 |
§2. 5 Access Grid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第27-31页 |
§2. 5. 1 Access Grid的不足 | 第27-29页 |
§2. 5. 2 Access Grid的发展方向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多虚拟会场服务器模型 | 第31-49页 |
§3. 1 目前的虚拟会场(Virtual Venue)管理模块 | 第31-35页 |
§3. 1. 1 虚拟会场服务(Virtual Venue Service) | 第31-33页 |
§3. 1. 2 虚拟会场服务器(Virtual Venue Server) | 第33-35页 |
§3. 2 多虚拟会场服务器模型(Multi-Virtual Venue Servers) | 第35-48页 |
§3. 2. 1 总体模型 | 第35-36页 |
§3. 2. 2 组管理服务概述(Group Management Service) | 第36-37页 |
§3. 2. 3 组管理服务中的回路检测 | 第37-39页 |
§3. 2. 4 虚拟会场之间的导航 | 第39-41页 |
§3. 2. 5 虚拟会场管理服务的扩展(Venue Server) | 第41-45页 |
§3. 2. 6 会场组管理服务的核心数据结构和接口 | 第45-48页 |
§3. 3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多虚拟会场服务器模型的模拟实现 | 第49-55页 |
§4. 1 EZVideo Chat的系统概要 | 第49-50页 |
§4. 1. 1 EZVideo Chat的客户端 | 第50页 |
§4. 2 EZVideo Chat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4页 |
§4. 2. 1 对虚拟会场服务器模型的模拟实现 | 第50-51页 |
§4. 2. 2 EZVideo Chat服务端的架构 | 第51-54页 |
§4. 2. 3 采用多服务器模型的优点 | 第54页 |
§4. 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对Access Grid中协同工作方式的改进 | 第55-74页 |
§5. 1 Access Grid环境对协同工作的支持 | 第55-57页 |
§5. 2 Workspace Docking机制 | 第57-65页 |
§5. 2. 1 Workspace Docking简介 | 第57-58页 |
§5. 2. 2 进行身份认证和保证共享安全 | 第58页 |
§5. 2. 3 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 第58-59页 |
§5. 2. 4 对服务和参与者所具有的能力的进行描述 | 第59-61页 |
§5. 2. 5 限定服务共享范围的方法 | 第61页 |
§5. 2. 6 Workspace Docking提供远程启动应用程序的功能 | 第61-63页 |
§5. 2. 7 小结 | 第63-65页 |
§5. 3 通用程序共享模型GASM | 第65-74页 |
§5. 3. 1 实现远程应用共享的典型方法 | 第66-67页 |
§5. 3. 2 通用应用程序共享模型GASM | 第67-69页 |
§5. 3. 3 通用应用程序共享模型对Workspace Docking的支持 | 第69-70页 |
§5. 3. 4 通用应用程序共享服务(GASS)的核心数据结构和接口 | 第70-74页 |
第六章 在Access Grid中增加虚拟会场内交流控制机制的研究 | 第74-83页 |
§6. 1 在虚拟会场内提供交流控制机制的需求 | 第74-75页 |
§6. 2 文本信息的虚拟会场内交流控制机制 | 第75-77页 |
§6. 3 视频和音频信息的虚拟会场内交流控制机制 | 第77-82页 |
§6. 3. 1 建立视频和音频信息的虚拟会场内交流控制机制 | 第78-79页 |
§6. 3. 2 对原有虚拟会场服务的扩展 | 第79-82页 |
§6. 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总 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7. 1 小结 | 第83页 |
§7. 2 展望 | 第83-85页 |
致 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附录: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