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现状 | 第7-19页 |
一、 中国奶牛存栏量的增长情况 | 第7页 |
二、 中国牛奶总产量及牛奶单产水平的增长情况 | 第7-9页 |
三、 中国奶牛养殖的区域分布 | 第9-10页 |
四、 中国奶育资源及其分布 | 第10-11页 |
五、 所有制结构及饲养规模 | 第11-12页 |
六、 中国奶牛养殖的生产方式及其成本收益的比较 | 第12-13页 |
七、 目前中国奶牛养殖的组织模式 | 第13-14页 |
八、 奶牛养殖业服务体系 | 第14-15页 |
九、 牛奶的收购及其价格 | 第15-19页 |
第二章 国外奶牛养殖业概况及发展经验 | 第19-26页 |
一、 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一) 总产量增长缓慢 | 第19页 |
(二) 奶牛养殖的分布和牛奶的消费水平 | 第19页 |
(三) 发展中国家奶业发展速度较快,亚洲国家发展更快 | 第19-20页 |
(四) 世界奶牛单产水平提高较快 | 第20-21页 |
二、 世界奶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21-26页 |
(一) 政府对奶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对发展奶业采取各种形式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 第21页 |
(二) 发达的奶农生产合作组织和比较健全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 第21-22页 |
(三)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 第22页 |
(四)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奶牛养殖业 | 第22页 |
(五) 先进的技术在奶牛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第22-26页 |
第三章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问题和发展制约因素 | 第26-33页 |
一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一) 平均单产水平低 | 第26-27页 |
(二) 质量问题 | 第27-28页 |
二 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一) 落后的生产方式将是制约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长期因素 | 第28页 |
(二) 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 第28-29页 |
(三)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配套、不健全 | 第29页 |
(四) 农户组织性弱、奶农面临的风险大 | 第29页 |
(五) 管理水平较低 | 第29-30页 |
(六) 种牛资源缺乏,奶牛质量有待提高 | 第30页 |
(七) 奶牛饲料结构不合理,可提供的精饲料有限 | 第30-31页 |
(八) 居民消费习惯和偏好有待改进 | 第31页 |
(九) 加入WTO会对中国奶牛养殖的制约 | 第31页 |
(十) 中国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低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措施 | 第33-37页 |
一、 提高奶牛养殖的产业化水平和奶农的组织化程度 | 第33页 |
二、 促进和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 第33页 |
三、 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 | 第33-34页 |
四、 保证和提高种牛的质量 | 第34-35页 |
五、 扩大宣传,加强引导,培养人们的消费习惯 | 第35页 |
六、 严格市场管理 | 第35页 |
七、 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奶业发展 | 第35-36页 |
八、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