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二醚化合物的结构 | 第8-11页 |
1.3 二醚化合物的特性 | 第11页 |
1.4 二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15页 |
1.4.1 对称取代二醚的合成 | 第11-13页 |
1.4.2 对称取代二醚的合成 | 第13-15页 |
1.5 9,9-双甲氧甲基芴的研究 | 第15-19页 |
1.5.1 关于芴的研究 | 第15-18页 |
1.5.2 9,9-双羟甲基芴的合成 | 第18-19页 |
1.5.3 9,9-双甲氧甲基芴的合成 | 第19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课题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20页 |
2.2 分析仪器 | 第20-21页 |
2.3 实验操作 | 第21-28页 |
2.3.1 芴的精制 | 第21页 |
2.3.2 9,9-双羟甲基芴的合成 | 第21页 |
2.3.3 9,9-双甲氧甲基芴的合成 | 第21-22页 |
2.3.4 薄层色谱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3-27页 |
2.3.6 柱色谱分离 | 第27页 |
2.3.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49页 |
3.1 9,9-双甲氧甲基芴的合成 | 第28-38页 |
3.1.1 9,9-双羟甲基芴的合成反应 | 第28-34页 |
3.1.1.1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1.2 乙醇钠对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1.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1.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1.5 9,9-双羟甲基芴的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3.1.2 9,9-双甲氧甲基芴的合成反应 | 第34-38页 |
3.1.2.1 滴加顺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页 |
3.1.2.2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3 NaOH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2.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3.1.2.5 9,9-双甲氧甲基芴结构的表征 | 第37-38页 |
3.1.2.6 9,9-双甲氧甲基芴作为给电子体性能的评价 | 第38页 |
3.2 工业生产工艺的研究 | 第38-41页 |
3.3 反应副产物组成的研究 | 第41-47页 |
3.3.1 制备9,9-双羟甲基芴反应副产物组成的研究 | 第41-45页 |
3.3.1.1 薄层色谱及柱色谱分离 | 第41-42页 |
3.3.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2-43页 |
3.3.1.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第43-45页 |
3.3.2 合成9,9-双甲氧甲基芴的反应副产物的组成研究 | 第45-47页 |
3.3.2.1 薄层色谱分析及柱色谱分离 | 第45页 |
3.3.2.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5-47页 |
3.3.2.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第47页 |
3.4 合成9,9-双甲氧甲基芴新路线的探索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