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及文献] | 第1-3页 |
前言 | 第3-6页 |
第一章 公司传统理论对董事承担民事责任的影响及评价 | 第6-11页 |
一、 公司机关与董事的法律地位 | 第6-8页 |
二、 公司机关理论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 | 第8-9页 |
三、 “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进 | 第9-11页 |
第二章 董事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一、 董事承担民事责任的价值论基础 | 第11-12页 |
二、 董事承担民事责任的方法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三、 董事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基础 | 第13页 |
四、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三章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的情形 | 第15-18页 |
一、 一般时期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的理论 | 第15-17页 |
二、 特殊时期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义务的理论 | 第17-18页 |
第四章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 | 第18-21页 |
一、 特别法定责任与侵权责任 | 第18-19页 |
二、 两大法系国家对董事责任性质认定差别的评价 | 第19-21页 |
第五章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 | 第21-27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和学说 | 第21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规则 | 第21-26页 |
三、 英美法系国家“义务假定”规则的适用 | 第26-27页 |
第六章 我国相关立法评述及立法建议 | 第27-32页 |
一、 我国相关立法的现状 | 第27-28页 |
二、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设计 | 第28-30页 |
三、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书目与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