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卡特尔行为的概念及对其规制的依据 | 第7-16页 |
第一节 卡特尔行为的概念、性质 | 第7-9页 |
第二节 对卡特尔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依据 | 第9-12页 |
一、 卡特尔行为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第9-12页 |
(一) 经济学上的效率概念 | 第10页 |
(二)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 | 第10-11页 |
(三) 卡特尔行为与垄断结构、合并行为对竞争影响之比较 | 第11-12页 |
二、 卡特尔行为对消费者利益和公平的危害 | 第12页 |
第三节 中国需要反卡特尔法 | 第12-16页 |
一、 反卡特尔法的作用的评价 | 第12-13页 |
二、 我国现实经济中的卡特尔行为 | 第13-14页 |
三、 我国有关卡特尔行为的现行立法 | 第14页 |
四、 我国卡特尔行为的行政性质与“行业价格自律”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6-32页 |
第一节 主体 | 第16-19页 |
一、 主体的范围 | 第16-18页 |
二、 企业集团与卡特尔 | 第18-19页 |
三、 联合组织 | 第19页 |
第二节 卡特尔行为的主观方面 | 第19-22页 |
一、 卡特尔行为的目的 | 第20-21页 |
(一) 欧盟与德国竞争法中的主观目的 | 第20-21页 |
(二) 美国竞争法中的主观目的 | 第21页 |
(三) 主观目的的认定 | 第21页 |
二、 意思联络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限制竞争的行为 | 第22-25页 |
一、 协议(agreement) | 第22-24页 |
(一) 协议的形式 | 第22-23页 |
(二) 协议是否要求法效意思 | 第23-24页 |
二、 联合组织的决定和建议及竞争规则 | 第24页 |
三、 协同一致行为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对竞争的危害 | 第25-32页 |
一、 美国法中的“合理原则” | 第27-31页 |
(一) “合理原则”的产生发展 | 第27-29页 |
(二) “合理原则”的内容和具体应用 | 第29-31页 |
二、 欧盟竞争法中的效果要件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卡特尔行为的法律效果 | 第32-33页 |
第一节 卡特尔协议在民法上的法律效果 | 第32页 |
一、 协议的效力 | 第32页 |
二、 民事赔偿 | 第32页 |
第二节 卡特尔行为的制裁 | 第32-33页 |
一、 责令停止卡特尔行为 | 第32页 |
二、 罚款或罚金 | 第32页 |
三、 人身自由罚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卡特尔行为的具体类型与豁免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卡特尔行为的具体类型 | 第33-39页 |
一、 “本身违法”的卡特尔行为 | 第33-34页 |
(一) 价格固定卡特尔 | 第33-34页 |
(二) 限制产量卡特尔 | 第34页 |
(三) 分配市场卡特尔(MarketSharing) | 第34页 |
(四) 横向联合拒绝交易卡特尔 | 第34页 |
(五) 串通投标卡特尔 | 第34页 |
二、 可考量的卡特尔行为 | 第34-39页 |
(一)标准和规格卡特尔 | 第35页 |
(二) 条件卡特尔 | 第35页 |
(三) 进出口卡特尔 | 第35页 |
(四) 萧条卡特尔 | 第35页 |
(五) 协作卡特尔 | 第35-37页 |
(六) 中小企业合作卡特尔 | 第37-38页 |
(七) 信息交换卡特尔 | 第38-39页 |
三、 适用除外的卡特尔行为 | 第39页 |
第二节 卡特尔行为的豁免 | 第39-42页 |
一、 豁免的条件 | 第40页 |
二、 豁免的方式、程序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关于卡特尔立法的建议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在立法中规定卡特尔行为一般构成要件的建议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关于卡特尔行为制裁的建议 | 第43页 |
第三节 关于卡特尔豁免的建议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