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不同支承条件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引言第10-11页
   ·网壳结构计算理论与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第11-13页
     ·网壳结构计算方法的发展第11-12页
     ·网壳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第12-13页
   ·网壳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及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网壳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网壳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的协同工作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及其发展概况第17-20页
     ·国外的发展状况第18-19页
     ·国内的发展状况第19-20页
   ·分析程序和软件第2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模型建立第22-38页
   ·理论基础第22-24页
     ·结构动力方程第22-23页
     ·空间刚架位移法第23-24页
   ·模型建立第24-27页
     ·固定铰支座网壳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两端均人字形柱支承网壳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一端固定铰支另一端摇摆柱支承网壳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网壳结构自振特性对比第27-32页
     ·固定铰支座结构模型的自振特性第27-28页
     ·有柱支承网壳结构自振特性第28-32页
     ·网壳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和振型对比第32页
   ·初始缺陷的影响第32-38页
     ·初始缺陷的选取第33-37页
     ·生成有初始缺陷的网壳模型第37-38页
第三章 柱面网壳的地震反应分析第38-64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38-39页
   ·参数影响分析第39-56页
     ·参数分析方案第39-40页
     ·矢跨比的影响第40-46页
     ·长宽比的影响第46-52页
     ·跨度的影响第52-56页
   ·地震作用分析第56-61页
   ·初始缺陷的影响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柱面网壳结构动力失效分析第64-78页
   ·网壳结构动力失效模式与全过程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第64-65页
   ·动力失效机理对比分析第65-73页
     ·固定铰支座网壳结构动力失效机理分析第65-68页
     ·有柱支承网壳结构动力失效机理分析第68-73页
   ·地震荷载的影响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第五章 push-over在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第78-86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第78-79页
     ·地震设防水准第78页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第78-79页
     ·性能指标的建立第79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第79-81页
     ·按延性系数设计的方法第79-80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第80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能力谱法)第80-81页
   ·push-over对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第81-84页
     ·结构模型第81-82页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及push-over分析第82-83页
     ·需求谱的建立第83页
     ·性能点的确定及抗震性能评估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形钢管应力磁芯感应式电磁测试实验研究
下一篇: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