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脉冲标定源的研制
表目录 | 第1-8页 |
图目录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纳秒脉冲技术发展概述 | 第13-20页 |
·纳秒脉冲技术 | 第13-15页 |
·纳秒脉冲产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发生器应用需求和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应用需求的分析 | 第20-21页 |
·目前的纳秒发生器研究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发生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 | 第25-39页 |
·等效电路分析 | 第25-28页 |
·临界阻尼放电 | 第26页 |
·过阻尼放电 | 第26-27页 |
·欠阻尼放电 | 第27-28页 |
·波过程分析 | 第28-30页 |
·负载与形成线阻抗匹配 | 第29页 |
·负载与形成线阻抗不匹配 | 第29-30页 |
·等效电路的数值计算 | 第30-33页 |
·发生器等效电路 | 第30-31页 |
·充电回路分布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第31页 |
·开关分布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第31-32页 |
·负载分布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第32-33页 |
·铁电/氧体材料在脉宽调节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 第33-36页 |
·铁电/氧体材料的电磁特性 | 第33-34页 |
·铁电/氧体材料用于脉宽调节技术的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铁氧体材料用于调节脉宽的实验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水银开关特性研究 | 第39-57页 |
·水银开关的结构和原理 | 第39-41页 |
·N 型同轴水银开关结构 | 第39-40页 |
·水银开关内部电弧放电 | 第40-41页 |
·电弧通道半径 | 第41页 |
·水银开关等效电路分析 | 第41-43页 |
·上部分不连续性的等效电路分析 | 第42页 |
·下部分不连续性的等效电路分析 | 第42-43页 |
·开关分布参数理论及数值计算 | 第43-47页 |
·开关分布电容的计算 | 第43-44页 |
·开关分布电感的计算 | 第44页 |
·开关分布参数软件数值计算 | 第44-45页 |
·串联谐振电路对开关等效电路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开关上升时间 | 第46-47页 |
·水银开关等效电路的理论分析 | 第47-50页 |
·水银开关的PSpice 数值计算 | 第50-52页 |
·脉冲形成线储能型脉冲发生器 | 第50-51页 |
·水银开关传递函数的PSpice 数值计算 | 第51-52页 |
·水银开关参数测试 | 第52-55页 |
·开关输出波形时域测量 | 第52-54页 |
·水银开关传递函数的频域测量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纳秒脉冲发生器设计构建及测试 | 第57-67页 |
·发生器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 第57-59页 |
·系统结构具体设计 | 第57-58页 |
·发生器充电回路参数计算 | 第58-59页 |
·高压脉冲参数测量系统设计及标定 | 第59-62页 |
·高压纳秒脉冲测量系统设计 | 第59页 |
·测量系统性能标定 | 第59-60页 |
·测量系统带宽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讨论 | 第60-62页 |
·发生器输出参数测量 | 第62-64页 |
·吸收式超宽带滤波器在发生器中的应用 | 第64-66页 |
·吸收式滤波器的设计及标定 | 第65页 |
·吸收式滤波器的在纳秒发生器中的应用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