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民间立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1 “为农民写作”的民间方向的确立 | 第10-18页 |
·沁水大地的生活积累与文化熏陶 | 第10-13页 |
·“老百姓喜欢看”的创作宗旨 | 第13-14页 |
·“文摊作家”的艰难历程 | 第14-18页 |
2 以农民为主人公的民间书写的指向 | 第18-27页 |
·“问题小说”的主题创作 | 第18-21页 |
·“全部是农村的事”的题材选取 | 第21-23页 |
·“中间人物”的形象描摹 | 第23-27页 |
3 大众化、民族化的民间叙事的艺术 | 第27-42页 |
·“说话人”的全知全能的视角 | 第27-29页 |
·故事化的时空顺序 | 第29-33页 |
·娱乐化的幽默风格 | 第33-35页 |
·乡村语言的晓畅淳厚 | 第35-42页 |
·朴素晓畅、风味独特的民间口语 | 第35-37页 |
·简洁明快的评书式语言 | 第37-39页 |
·个性化的民间人物语言 | 第39-42页 |
4 “赵树理方向”与民间立场的自觉 | 第42-53页 |
·解放区文艺的“标尺” | 第42-45页 |
·“新的英雄形象”的困惑 | 第45-50页 |
·民间文化传统的固守与反思 | 第50-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