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安丸治疗肾虚湿热兼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10-14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4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5 剔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6 试验中止或脱落 | 第11页 |
7 分组与方法 | 第11-12页 |
8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9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 第12-13页 |
10 统计学处理 | 第13-14页 |
结果 | 第14-17页 |
1 一般质量比较 | 第14页 |
2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14页 |
3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较 | 第14-15页 |
4 泌尿症状困扰评分(BS)比较 | 第15页 |
5 残余尿(TPV)比较 | 第15页 |
6 前列腺体积(URV)比较 | 第15-16页 |
7 最大尿流率(MFR)比较 | 第16页 |
8 两组疗效比较 | 第16页 |
9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 第16页 |
10 不合格和剔除病例 | 第16-17页 |
理论探讨 | 第17-29页 |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7-18页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8-19页 |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 第19-29页 |
·明确病因病机,分清标本虚实 | 第19-21页 |
·治疗补肾为主,兼顾湿热瘀阻 | 第21页 |
·注重诱发因素,注意饮食调护 | 第21-22页 |
·方义分析 | 第22-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