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蔗糖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综述 | 第13-14页 |
·蔗糖基聚合物的特点 | 第14-15页 |
·蔗糖基聚合物的合成 | 第15-22页 |
·化学法 | 第15-18页 |
·酶法 | 第18-21页 |
·预辐照法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在吡啶中合成蔗糖酯 | 第24-35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吡啶脱水 | 第26页 |
·pH记忆酶的制备 | 第26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合成 | 第26-27页 |
·正交试验 | 第27-28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的纯化 | 第28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的检测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酰化试剂的影响 | 第29页 |
·冷冻干燥保护剂的作用 | 第29-30页 |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应时间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体系含水量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酶pH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温度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正交试验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在DMF中合成蔗糖酯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DMF脱水 | 第37页 |
·pH记忆酶的制备 | 第37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合成 | 第37-38页 |
·正交试验 | 第38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的纯化 | 第38页 |
·蔗糖甲基丙烯酸酯的检测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反应物摩尔比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反应时间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体系中水含量对SMM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酶的pH对于SMM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温度对于SMM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正交试验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蔗糖基聚合物的合成 | 第44-52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K_2S_2O_8/H_2O_2混合引发剂中H_2O_2的作用 | 第47-48页 |
·硝酸铈铵引发体系 | 第48-49页 |
·K_2S_2O_8/50μLH_2O_2引发体系 | 第49-50页 |
·聚合物体系的稳定性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产物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 第52-63页 |
·实验设备 | 第52页 |
·薄层色谱 | 第52-53页 |
·红外光谱 | 第53-56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56-57页 |
·质谱 | 第57页 |
·核磁共振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蔗糖基聚合物在药物缓释上的应用 | 第63-69页 |
·前言 | 第63-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64页 |
·药物缓释片剂的制备方法 | 第64-65页 |
·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非诺洛芬钙最大吸收波的测定结果 | 第65-66页 |
·非诺洛芬钙浓度—浓度标准曲线 | 第66-67页 |
·蔗糖基聚合物的分子量对缓释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缓释效果对比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