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11-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二、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三、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本文的难点与创新处 | 第20-2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理论分析 | 第23-37页 |
第一节 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一、物流及物流产业的概念 | 第23-26页 |
二、物流产业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增长理论综述 | 第28-30页 |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 | 第28页 |
二、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内涵及测算模型 | 第30-35页 |
一、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内涵 | 第30-32页 |
二、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测算模型 | 第32-3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7页 |
第一节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39页 |
一、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二、指标的设计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因素分析 | 第39-45页 |
一、浙江物流产业发展指标的分析 | 第39-42页 |
二、浙江物流产业结构指标的分析 | 第42-43页 |
三、浙江物流产业效益指标的分析 | 第43-44页 |
四、浙江物流产业环境指标的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证分析 | 第47-62页 |
第一节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47-55页 |
一、浙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 | 第47-51页 |
二、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成分分析 | 第51-55页 |
第二节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55-59页 |
一、理论模型 | 第55页 |
二、平稳性检验 | 第55-56页 |
三、协整检验 | 第56-57页 |
四、协整分析 | 第57-58页 |
五、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58-59页 |
第三节 本章结论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横向比较分析 | 第62-71页 |
第一节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省内比较 | 第62-66页 |
一、物流产业发展指标省内比较 | 第62-63页 |
二、物流产业结构指标省内比较 | 第63-64页 |
三、物流产业效益指标省内比较 | 第64-65页 |
四、物流产业环境指标省内比较 | 第65-66页 |
第二节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省间比较 | 第66-69页 |
一、物流产业发展指标省间比较 | 第66页 |
二、物流产业结构指标省间比较 | 第66-68页 |
三、物流产业效益指标省间比较 | 第68-69页 |
四、物流产业环境指标省间比较 | 第69页 |
第三节 本章结论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第71-74页 |
第一节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 第71-72页 |
一、发展障碍:技术落后,缺乏信息平台 | 第71页 |
二、环境障碍:物流产业人才匮乏 | 第71-72页 |
三、结构障碍:制度和政策 | 第72页 |
第二节 浙江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第72-74页 |
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 第72-73页 |
二、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为途径,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 第73页 |
三、以提高物流产业效益为重点,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一、文本结论 | 第74-75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