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花朵--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忧伤的主旋律 | 第10-21页 |
·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 | 第10-11页 |
·忧伤的情感内容 | 第11-15页 |
·时代的忧伤 | 第11-13页 |
·爱情的忧伤 | 第13-15页 |
·忧伤的审美特征 | 第15-21页 |
·个人忧伤与大众忧伤的完美结合 | 第15-17页 |
·母性的情怀 | 第17-19页 |
·忧伤中蕴含着憧憬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随情赋形:忧伤的旋律与音韵节奏艺术 | 第21-40页 |
·舒婷诗歌音韵节奏的忧伤特质(随情赋形) | 第21-22页 |
·如泣如诉的倾诉口吻 | 第22-28页 |
·咏叹感叹艺术 | 第23-25页 |
·长短句组合艺术 | 第25-28页 |
·丰富多样的抒情手段 | 第28-35页 |
·回环 | 第29-30页 |
·对称 | 第30-32页 |
·重叠 | 第32-33页 |
·排比 | 第33-35页 |
·自然天成的音韵顿法 | 第35-40页 |
·由情设顿 | 第36-37页 |
·随情选韵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因情置象:忧伤的情绪表现与意象运用 | 第40-57页 |
·意象的丰富与变化 | 第40-47页 |
·意象的丰富 | 第41-43页 |
·意象的变化 | 第43-47页 |
·别具一格的“事意象”撷取 | 第47-51页 |
·哀婉意境的营造 | 第51-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